2025年入伏时间和出伏时间表 有关入伏的谚语

admin

初伏:2025年7月20日至7月29日(10天);中伏:2025年7月30日至8月8日(10天);末伏:2025年8月9日至8月18日(10天)。

今年三伏天共计30天,较常见的40天“加长版”明显缩短,属于“最短三伏天”。

有关入伏的谚语及解读

2025年入伏时间和出伏时间表 有关入伏的谚语

1. “早入伏凉飕飕,晚入伏热死牛”

这句谚语直指入伏早晚与炎热程度的关系。2025年7月20日入伏,在近年属于较晚的时间点,“晚入伏”强烈预示着初伏阶段就可能遭遇极其凶猛的高温,符合“热死牛”的形容。

2. “公伏凉嗖嗖,母伏热煎熬”

古人将三伏天分为“公伏”(入伏首日农历单数日)和“母伏”(入伏首日农历双数日)。2025年初伏之一天是农历六月二十六(双数),属于“母伏”。农谚明确警告:“母伏”意味着炎热将如煎熬般难耐。

3. “入伏月尾秋来迟,三伏炎炎似烤炙”

这句谚语关注入伏在当月的相对位置。若入伏时间靠近农历月末,预示秋季会推迟到来,整个三伏天的酷热将异常持久和猛烈。2025年入伏是农历六月二十六(六月小,廿九结束),属于“月尾入伏”,农谚警示今年三伏天极可能“炎炎似烤炙”。

4. “不怕入伏连天雨,就怕入伏一日晴”

农耕时代,天气对农作物影响极大。这句谚语强调入伏当天的天气对后续三伏天的指示意义:若入伏当天下雨,往往预示整个三伏天降雨频繁,有利于作物生长;若入伏是晴天,则预示三伏天可能出现干旱,严重影响庄稼收成。

5. “头伏有雨,伏伏有雨”

这句谚语进一步补充了入伏降雨与后续降水的关系。若头伏(初伏)当天下雨,通常意味着中伏、末伏也会保持降雨态势,三伏天雨水充沛;反之,若头伏无雨,后续伏天可能面临干旱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