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孔子(名丘,字仲尼):孔子是神国公孙嘉的后代,公孙嘉字孔文,古人多以祖先之“字”为姓,故姓孔。其名“丘”的由来有两种说法:一是父亲叔梁纥原有九个女儿和一个瘸了腿的儿子,求天神另赐一子,后得孔子,认为是尼丘山所赐,故取名“丘”;二是“丘”通“蚯”,寓意像蚯蚓一样能屈能伸,适应复杂环境。字“仲尼”中的“仲”为排行第二(叔梁纥有二子,孔子为次),“尼”则源于尼丘山。
2. 李白(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):关于李白名字的由来,有两种主流说法。其一,传说他母亲在孕期梦见太白金星入怀,故以“白”为名,寓意吉祥;其二,七岁时抓周抓了《诗经》,父亲想为其取个好名字,便以“李花怒放一树白”为题让他续诗,李白脱口而出“李花怒放一树白”,父亲取句首“李”为姓,句尾“白”为名,既贴合姓氏,又赞美李花高洁。
3. 岳飞(字鹏举):岳飞出生时,一只大鸟落在屋顶,父亲岳和认为这是吉兆,故取名“飞”,取字“鹏举”。“鹏举”出自《庄子·逍遥游》“鹏之徙于南冥也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”,寓意儿子能像大鹏一样展翅高飞、鹏程万里,寄托了对其远大志向的期望。
二、近现代历史名人名字来历
1. 鲁迅(原名周树人):“鲁迅”是他的笔名,取自母亲鲁瑞的“鲁”姓和乳名“阿迅”的“迅”字组合。1918年发表《狂人日记》时首次使用,此后成为其最著名的笔名。这一名字不仅承载了对母亲的纪念,也契合了他“横眉冷对千夫指”的战斗风格。
2. 茅盾(原名沈雁冰):“茅盾”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使用的笔名,意为“矛盾”。当时他在白色恐怖下,内心充满对革命的思考与挣扎,“矛盾”二字既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深刻洞察,也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。代表作《子夜》便以“矛盾”为笔名发表。
3. 冰心(原名谢婉莹):“冰心”取自唐代诗人王昌龄《芙蓉楼送辛渐》中的“一片冰心在玉壶”,寓意心地纯洁、坚守操守。1919年发表之一篇小说《两个家庭》时首次使用,此后成为其标志性笔名。这一名字不仅体现了她的文学风格(清新、温婉),也传递了她对真善美的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