霜降节气农事如何安排

admin

霜降是秋收的关键节点,需及时完成主要作物的收获,避免因气温骤降或早霜冻害影响产量。北方地区(如东北、华北)的玉米、大豆、棉花等大秋作物已进入收尾阶段,需抓紧收割、晾晒、脱粒,做到“精收细打妥收藏”;红薯需适时挖薯(“霜降不起葱,越长越要空”“十月寒露接霜降,秋收秋种冬活忙,晚稻脱粒棉翻晒,精收细打妥收藏”),避免遭受早霜冻害,挖后需科学贮藏(如地窖保温、通风防潮)。南方地区(如长江中下游、华南)的单季杂交稻、晚稻需抓紧收获,防止雀害和落粒;华南南部河谷地带的晚稻需关注天气变化,适时收割。

二、秋冬作物种植:适期播种,加强田间管理

霜降是秋冬作物播种的黄金时期,需抢抓墒情,适期播种,同时加强田间管理。北方地区(如华北、黄淮)的小麦需突击播种(“寒露霜降,收割大豆。晚茬小麦,突击播种”“寒露到霜降,种麦莫慌张;霜降到立冬,种麦莫放松”),选择早熟高产品种,播种后可通过覆膜、灌溉等措施保温,预防初霜冻害;油菜需及时间苗定苗、中耕除草,防治蚜虫,确保壮苗越冬。南方地区(如长江中下游)的冬小麦、油菜需及时间苗、中耕除草,施足基肥,促进幼苗生长;新茶园需开深沟施足有机肥(亩施农家肥15002500公斤及磷钾肥),按标准种植茶苗,施足定根水,提高成活率。

霜降节气农事如何安排

三、果园管理:采收与病虫害防治并重

霜降前后是多种果树的采收期,同时需做好病虫害防治和树体管理。猕猴桃(如金艳、金魁、华特等中晚熟品种)需适时采收,避免过熟;采后需施基肥(有机肥+磷钾肥),喷水保湿,防治溃疡病(噻菌铜+嘧菌酯)、褐斑病等。葡萄需施基肥(有机肥+磷钾肥),视土壤情况喷水,防治霜霉病(烯酰吗啉、喹啉铜),保护秋叶,促进枝条成熟。其他果树(如苹果、梨)需及时采收,清理园内枯枝、残叶、杂草,减少越冬病虫基数;必要时可药剂封园(如0.30.5波美度石硫合剂、波尔多液)。

四、蔬菜生产:分类管理,保温防虫

霜降后气温下降,蔬菜生产需根据作物耐寒性分类管理。喜温性蔬菜(如大棚番茄、黄瓜、茄子、辣椒)需加强保温防寒(覆盖薄膜、草帘),适时浇水(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),及时采收(避免受冻);同时需控制大棚内温湿度(如白天通风降湿,夜间保温),预防灰霉病、霜霉病、疫病等病害(可选用腐霉利、霜脲氰等药剂)。耐寒性蔬菜(如芹菜、青菜、萝卜、菠菜)需加强浇水(保持土壤湿润)、防虫(如蚜虫、菜青虫,可选用吡虫啉、阿维菌素),确保叶片生长健壮,提高品质。

五、畜牧水产:抓膘防寒,准备越冬

霜降后气温降低,畜牧水产需做好抓膘防寒工作,为越冬做准备。畜禽(如猪、牛、羊)需加强饲养管理,增喂精饲料(如玉米、豆粕),提高膘情;继续做好秋季防疫工作(接种口蹄疫、禽流感等疫苗),防止疫病发生。水产养殖(如鱼、虾、蟹)需逐步减少投喂量(避免浪费和水质污染),加深池水(保持水深1.52米),保持水温;成品鱼需及时捕捞上市(如草鱼、鲫鱼),跨年度养殖的品种(如鳜鱼、加州鲈)需做好防寒措施(如搭建保温棚)。

六、病虫害防控:清理田园,减少基数

霜降后病虫害进入越冬期,需彻底清理田园,减少越冬虫卵和病菌基数。及时清除田间秸秆、根茬、枯枝、残叶、杂草(如玉米秸秆、棉花根茬),集中烧毁或深埋;深翻土壤(2030厘米),破坏病虫害越冬场所(如蛴螬、蝼蛄的洞穴);喷施药剂封园(如石硫合剂、波尔多液),杀灭枝干上的病菌和越冬害虫(如蚧壳虫、红蜘蛛)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