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雄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中部偏北,地跨北纬24°13′~26°30′、东经100°43′~102°32′之间,属云贵高原西部、滇中高原的主体部位。其区位优势显著,东靠昆明市,西接大理白族自治州,南连普洱市和玉溪市,北临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,西北隔江与丽江市相望,是省会昆明市西出滇西7州(市)及缅甸的必经之地,素有“迤西咽喉”之称。州府驻楚雄市城区,海拔1773米,东距省会昆明106.9千米。
二、云南楚雄州基本概况
1. 行政区划:截至2023年末,楚雄州辖2个市(楚雄市、禄丰市)、8个县(双柏县、牟定县、南华县、姚安县、大姚县、永仁县、元谋县、武定县),共104个乡镇(其中街道3个、镇63个、乡38个,含4个民族乡),1108个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。
2. 人口民族:2024年末全州常住人口232.7万人,户籍总人口264.83万人。其中,少数民族人口98.61万人,占总人口的37.24%;彝族人口79.10万人,占总人口的29.87%,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0.21%,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的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。
3. 历史沿革:楚雄州是人类发祥地之一,早在170万年前就发现了“元谋人”化石(属旧石器时代),将中国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100多万年。先秦时期,州境主要分布着氐羌、百越、百濮三大族群;西汉中期纳入中原王朝版图,先后属越嶲郡、益州郡;明清时期分属云南府、武定直隶州、楚雄府;1958年4月15日,楚雄彝族自治州正式成立;1983年9月改楚雄县为楚雄市;2021年1月撤销禄丰县,设立县级禄丰市,形成现行8县2市的格局。
4. 自然与资源:楚雄州地势大致由西北向东南倾斜,山高谷深,以“九分山水一分坝”为地貌特征,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%以上,境内有乌蒙山、哀牢山、百草岭“三山鼎立”,江、元江两大水系“二水分流”。气候属亚热带低纬高原季风气候,冬无严寒、夏无酷暑,干湿分明,立体气候显著。自然资源丰富,矿产资源有煤、铁、铜、钛、煤、盐等,其中钛、煤、铁、铜等资源量居全省前5位;森林覆盖率达62.09%,分布有高等植物6000多种(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7种)、脊椎动物680多种(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126种)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,拥有“恐龙化石”“腊玛古猿”“元谋人”、万家坝铜鼓、元谋土林、彝族十月太阳历等世界级文化遗产品牌,被誉为“世界恐龙之乡、东方人类故乡、世界野生菌王国、中国绿孔雀之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