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,青年郎中董方与母亲相依为命。他每日采药晒晾、为乡亲治病,闲暇时读医书,日子恬淡充实。一个夏天的早晨,董方采满带露珠的草药回家,在药篓最上面发现一株白色兰花。他虽喜爱,但因山居纯朴,懂得万物平等,便未挖走,由母亲栽在院子里。
二、院中的怪事与月兰的身份
此后,院子里常有怪事发生:早上院子被打扫干净,水缸里的水用一半第二天就满,夏天也没蚊虫叮咬。董方觉得奇怪,但并未多想。直到一个午后,夏日细雨中,董方在庭前看医书,忽见屋内亮起一道光,一位白衣绿袄、乌黑发髻的姑娘出现在眼前。姑娘福身行礼,自称月兰,正是院中的那株白兰——她是瑶池御花园兰坊的兰婆不小心洒落人间的仙种,沾染凡气后需修持才能返回瑶池。兰婆留下一支信香,若遇险境点燃便可报信。
三、三仙山的妖精与月兰的求助
月兰告诉董方,离此不远的三仙山上,有三颗老槐树精。它们路过时认出她是仙兰,强行将她移植到三仙山,妄图秋季用她炼制仙丹。月兰趁妖精醉酒逃走,躲到董方家借人气避祸。近日,妖精的坐骑——一只秃鹫总在院子上空盘旋,怕是已发现她的踪迹。董方安慰她,村中有出色猎户,会保护她。月兰摇头说:“那几个老妖有些道行,猎户斗不过他们。”董妈妈也安慰道:“邪不胜正,别怕。”月兰便安心帮董妈妈拾掇家务,与董方相处中,董方渐渐喜欢上这个纯洁美丽的姑娘。
四、秃鹫来袭与信香报信
当晚,董方躺在床上辗转难眠,想起院中的怪事,暗暗喜欢上月兰。他起身透过窗户看向院子里的月兰,突然感觉院子暗了下来——一只两翅展开一丈长的大鸟,驼着个道士俯冲下来。董方赶紧冲出去,拿柴刀劈向大鸟,却被大鸟的风势掀翻。等风势减弱,他再看院中的兰花,只剩一个深坑!董方急忙追出院子,四周已没了大鸟的踪影。董妈妈也被惊醒,母子二人对坐焦急,直到天亮雨停,山巅泛起霞光。正午时分,董方按照月兰的嘱咐,打开信香对准太阳,信香瞬间燃起,一缕香线直冲天际。
五、董方踏上救月兰之路
董方坐卧不安,第三天决定去三仙山救月兰。董妈妈虽担心,但明白月兰的处境,连夜烙了大饼,收拾衣物,让董方背着包袱上路。董方一路风餐露宿,渴了捧山泉喝,饿了啃大饼。走到一座山脚下时,天色已晚,他看见半山腰有茅屋透出灯光,便前去讨碗热水。茅屋里的老婆婆说:“我病了,你自己做饭吃吧。”董方上前把脉,说:“婆婆受风寒,喝姜汤出汗就好。”他刚要熬姜汤,老婆婆养的“黑猪”(实则是瑶池耕夫刨地豕)从黑影里钻出来,蹭他的裤脚。董方无奈,只好去烧水。煮好姜汤后,老婆婆又说:“我衣服堆在屋角一年没洗了,麻烦你帮忙洗洗。”董方一看,衣服堆得像小山,只好趁着月色洗,累得胳膊疼,直到三更天才睡。
六、途中遇险与神秘相助
半夜,董方被毕毕剥剥的声音惊醒,抬头看见窗口火光冲天。他叫醒刨地豕冲出门,却被反锁。眼看大火蔓延,包袱里突然钻出两条银白色的小龙,绕着茅舍盘旋,茅舍内顿时清凉,火也慢慢熄灭。董方和刨地豕继续赶路,来到三仙山脚下。刨地豕变成一条小船,载他们渡过湍急的河流。上岸后,他们遇到一位老婆婆,老婆婆给了董方一把黄油布伞和一双银筷子,说:“这是兰婆婆送你的,路上用得着。”董方接过伞和筷子,继续往山上走。
七、三仙山上的考验
到了三仙山脚下,董方看见几个凶恶的道士拦路。道士说:“要见月兰,除非把的水干了。”董方拿起碗开始舀水,舀了半天,水一点没少。刨地豕说:“你装装样子就行,晚上我有办法。”半夜,董方被尿憋醒,发现茅舍被大火包围。他叫醒刨地豕冲出门,却被反锁。这时,包袱里的银筷子变成两条冷龙,绕着茅舍盘旋,火被扑灭。董方和刨地豕赶紧往山上跑,终于来到三仙山脚下。刨地豕变成一朵白云,载着董方飞到三仙山山顶。
八、月兰获救与结局
董方用兰婆婆给的乾坤伞吸干了石潭里的水,露出月兰。月兰见到董方,喜极而泣。两人一起用银筷子(实则是北极冷龙所化)打败了妖精,成功逃离三仙山。回到山村后,月兰和董方举行了婚礼,过上了幸福的生活。而那株白兰,依然在院子里生长,散发着淡淡的幽香,见证着他们的爱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