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,农历为正月十五,又称元宵节、元夕、灯节。它是农历新年之一个月圆之夜,古人称“夜”为“宵”,因此得名“元宵节”;又因道教“三元”(上元、中元、下元)之说,正月十五对应“上元”,故又称“上元节”。
上元节的经典诗句
1. 《青玉案·元夕》(宋·辛弃疾)
“东风夜放花千树。更吹落、星如雨。宝马雕车香满路。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
蛾儿雪柳黄金缕。笑语盈盈暗香去。众里寻他千百度。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”
词中以“花千树”“星如雨”描绘元宵灯火辉煌的盛景,“众里寻他千百度”的细腻情感,成为千古名句。
2. 《生查子·元夕》(宋·欧阳修)
“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。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
今年元夜时,月与灯依旧。不见去年人,泪湿春衫袖。”
通过“去年”与“今年”的对比,将元宵的热闹与离别的怅惘交织,情感真挚动人。
3. 《正月十五夜》(唐·苏味道)
“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。暗尘随马去,明月逐人来。
游妓皆秾李,行歌尽落梅。金吾不禁夜,玉漏莫相催。”
“火树银花”成为元宵灯火的经典意象,诗句生动展现了唐代长安元宵夜灯火通明、车水马龙的繁华。
4. 《永遇乐·落日熔金》(宋·李清照)
“落日熔金,暮云合璧,人在何处。染柳烟浓,吹梅笛怨,春意知几许。
元宵佳节,融和天气,次第岂无风雨。来相召、香车宝马,谢他酒朋诗侣。
中州盛日,闺门多暇,记得偏重三五。铺翠冠儿,捻金雪柳,簇带争济楚。
如今憔悴,风鬟霜鬓,怕见夜间出去。不如向、帘儿底下,听人笑语。”
词中通过今昔对比,以“铺翠冠儿”“捻金雪柳”写尽昔日元宵的热闹,以“风鬟霜鬓”“帘儿底下”道尽如今的孤寂,满是家国之思。
5. 《十五夜观灯》(唐·卢照邻)
“锦里开芳宴,兰缸艳早年。缛彩遥分地,繁光远缀天。
接汉疑星落,依楼似月悬。别有千金笑,来映九枝前。”
用“缛彩遥分地”“繁光远缀天”写出灯火连成一片的壮观,“接汉疑星落”将星光与灯光交融的景象描绘得奇幻瑰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