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元节的二十一个禁忌 中元节的12个习俗

admin

1、榕树不放家门口:榕树被视为聚阴植物,是鬼魂的“喜爱之所”,放置家门口易招引鬼魂进入。

2、不说“鬼”字:中元节期间,民间认为说“鬼”字会惊动鬼魂,增加不吉利的概率。

3、不戴红绳、铃铛:红绳、铃铛等物品被认为具有招鬼功能,佩戴后易遭遇“鬼打墙”“鬼压身”等灵异事件。

中元节的二十一个禁忌 中元节的12个习俗

4、床头不挂风铃:风铃易招来鬼魂,而睡觉时人体阳气较弱,是鬼魂最易“入侵”的时刻。

5、不披头散发睡觉:传说鬼魂会将披头散发的人误认为同类,可能强行“搭话”或纠缠。

6、半夜11点后不外出:子时(23:001:00)阴气最重,此时外出易遇到鬼魂,增加危险。

7、不晚上庆生:晚上庆生易被鬼魂“关注”,建议选择白天庆祝,避免不吉利。

8、不乱踩冥纸:冥纸是烧给鬼魂的祭品,乱踩会阻碍鬼魂“收取”,易引发不满。

9、不晚上去水边:水边是鬼魂聚集的地方,尤其是“水鬼”会寻找替死鬼,晚上前往易遇危险。

10、不吹口哨:晚上吹口哨会吸引鬼魂的注意,易被“跟随”。

11、不搭别人肩膀:民间认为人有“三把火”(头顶、两肩),搭肩膀会拍灭鬼魂的“火”,招来麻烦。

12、不轻易回头:在荒郊野外或人烟稀少的地方,听到有人叫名字切勿回头,可能是鬼魂在“试探”。

13、拖鞋头不朝床:拖鞋头朝向床的方向,会让鬼魂误以为“床上有活人”,易上床纠缠。

14、筷子不插在饭中央:这种摆放方式类似祭拜仪式,会招来鬼魂“共享”食物。

15、不晚晒衣服:半夜晾衣服会让鬼魂觉得“衣服好看”,借去穿并在上面留下“痕迹”。

16、不偷吃祭品:祭品是给祖先或鬼魂的,偷吃会与鬼魂“争食”,易遭厄运。

17、不靠墙站:鬼魂喜欢依附在冰凉的墙壁上,靠墙会增加被“缠身”的风险。

18、不捡路边钱:路边的钱是“买通”的,捡了会得罪鬼魂,招来麻烦。

19、不玩灵异游戏:如碟仙、笔仙等,中元节期间玩这类游戏易招来鬼魂“跟随”。

20、不换家居摆件:中元节期间变动家居摆件,会破坏“气场”,易招惹鬼魂。

21、不熬夜:熬夜会降低阳气,使人体更容易被鬼魂“影响”,建议早睡。

中元节的12个习俗

1、放河灯: *** 荷花状灯盏,中元夜放入江河湖海,为鬼魂指引回家的路,同时普渡孤魂野鬼。

2、烧街衣:农历七月入黑后,带香烛、金银衣纸、豆腐、白饭等在路边拜祭,让无主孤魂有衣物御寒、食物裹腹。

3、做茄饼:将茄子切丝和面粉煎炸,作为祖先前往盂兰盆会的“干粮”,是老南京的传统习俗。

4、烧袱纸:四川等地将纸钱封成小包,写上收受者称呼和姓名,中元节当天烧给祖先,寓意“送钱”。

5、吃濑粉:东莞等地中元节必吃濑粉,不同片区做法略有差异,是当地的特色习俗。

6、祈丰收:施孤之夜,家家户户在门口焚香祷祝,将香枝插在地上(称为“布田”),象征秋收丰登。

7、吃鸭:全国多地中元节吃鸭,“鸭”谐音“压”,寓意“压住鬼魂”,避免被侵扰。

8、祭祖: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中元节返家探望,需在傍晚时分摆牌位、放祭品、上香,直至送回。

9、祭祀土地和庄稼:将供品撒进田地,烧纸后将五色纸剪成碎条缠绕在农作物穗子上,避免冰雹袭击,祈求丰收。

10、面塑:晋北等地节前妇女做面塑,给小辈捏“面羊”(寓意跪乳感恩),给老辈捏“面人”(寓意福寿双全),给平辈捏“面鱼”(寓意连年有余)。

11、入庙祈福:带素斋果品去寺庙,施佛及僧,诵读《地藏王经》,为祖先祈福,报答父母恩情。

12、放天灯:有两种说法,一是“送鬼”(将自家小鬼送走,带走霉运),二是“引路”(为祖先照亮升天之路)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