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雪和大雪是什么意思

admin

小雪和大雪是气象学中降雪强度等级的重要分类,主要通过24小时降雪量、水平能见度、地面积雪深度三大指标界定,用于描述降雪的强弱程度及可能产生的影响。

一、小雪的定义与特征

小雪是降雪强度的更低等级(除“零星小雪”外),具体标准如下:

小雪和大雪是什么意思

24小时降雪量:0.1毫米至2.4毫米(降水量极低);

水平能见度:≥1000米(下雪时视野较清晰,无明显阻碍);

地面积雪深度:≤3厘米(积雪浅薄,多为松散状态)。

若降雪未形成积雪(如气温较高导致雪落地即化),则称为“零星小雪”,对交通、出行影响较小,仅需注意路滑。

二、大雪的定义与特征

大雪是降雪强度的中等等级,高于小雪、低于暴雪,具体标准如下:

24小时降雪量:5.0毫米至9.9毫米(降水量明显增加);

水平能见度:<500米(下雪时视野受阻,能见度较差);

地面积雪深度:≥5厘米(积雪较厚,可覆盖地面物体轮廓)。

大雪天气下,积雪深度通常可达脚踝甚至小腿位置,行走时会感到明显吃力,对交通(如道路积雪、结冰)、农牧业(如牲畜棚舍压力增加)等有一定影响。

三、两者的关键区别

小雪与大雪的核心差异在于降雪强度与影响程度:

降雪量:小雪(0.12.4毫米)是大雪(5.09.9毫米)的约1/20至1/4;

能见度:小雪(≥1000米)远优于大雪(<500米);

积雪深度:小雪(≤3厘米)仅为大雪(≥5厘米)的60%以下;

影响:小雪多为“飘雪”状态,对生活影响有限;大雪则可能导致积雪堆积,需采取防滑、除雪等措施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