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对应的时辰介绍 十二时辰对应的生肖是什么

admin

十二时辰是中国古代沿用的分段计时制度,以地支(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)命名,每个时辰对应现代2小时,循环覆盖一昼夜(24小时)。具体时间及传统别称如下:

子时(23:0001:00):又称“夜半”“子夜”,是一天的起始时辰,此时夜色最深,阴气最重。

丑时(01:0003:00):又称“鸡鸣”“荒鸡”,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,牛开始反刍准备劳作。

时间对应的时辰介绍 十二时辰对应的生肖是什么

寅时(03:0005:00):又称“平旦”“黎明”,太阳即将升起,天地渐亮,老虎开始活跃。

卯时(05:0007:00):又称“日出”“旭日”,太阳从地平线升起,兔子出窝觅食。

辰时(07:0009:00):又称“食时”“早食”,是古人吃早饭的时间,龙行云布雨的传说与此时辰相关。

巳时(09:0011:00):又称“隅中”“日禺”,临近中午,蛇类从洞穴中出来活动。

午时(11:0013:00):又称“日中”“正午”,太阳升至更高,阳气最盛,马属阳且精力旺盛。

未时(13:0015:00):又称“日昳”“日跌”,太阳偏西,羊在此时吃草。

申时(15:0017:00):又称“晡时”“夕食”,下午茶时间,猴子活跃啼叫。

酉时(17:0019:00):又称“日入”“日落”,太阳落山,鸡归巢准备休息。

戌时(19:0021:00):又称“黄昏”“日暮”,天色渐暗,狗开始守夜。

亥时(21:0023:00):又称“人定”“定昏”,夜深人静,人们停止活动准备入睡,猪进入梦乡。

二、十二时辰与生肖的对应关系

古代中国人将十二生肖(鼠、牛、虎、兔、龙、蛇、马、羊、猴、鸡、狗、猪)与十二时辰结合,依据动物的出没时间或生活习性命名每个时辰,形成独特的生肖时辰文化:

子鼠:子时(23:0001:00),老鼠趁夜深人静活动最频繁,故对应子时。

丑牛:丑时(01:0003:00),牛习惯夜间吃草,“倒嚼”最细,故对应丑时。

寅虎:寅时(03:0005:00),老虎最活跃、凶猛,伤人事件多发生在故对应寅时。

卯兔:卯时(05:0007:00),太阳未出,月亮光辉未隐,“玉兔”(月宫动物)象征故对应卯时。

辰龙:辰时(07:0009:00),传说群龙行云布雨的时间,龙为神话中的降雨神兽,故对应辰时。

巳蛇:巳时(09:0011:00),蛇类从洞穴中出来活动,但不伤人,故对应巳时。

午马:午时(11:0013:00),阳气最盛,马属阳且精力旺盛,站立不动,故对应午时。

未羊:未时(13:0015:00),羊在此时吃草,且传说其尿可治愈惊疯病,故对应未时。

申猴:申时(15:0017:00),猴子最喜欢啼叫,声音洪亮,故对应申时。

酉鸡:酉时(17:0019:00),太阳落山,鸡归巢准备休息,故对应酉时。

戌狗:戌时(19:0021:00),狗开始守夜,警惕性更高,故对应戌时。

亥猪:亥时(21:0023:00),猪睡得最酣,鼾声洪亮,故对应亥时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