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易经》又称《周易》,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,被誉为“群经之首”“大道之源”。其内容涵盖哲学、政治、生活、文学、艺术等诸多领域,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。传统上认为《易经》由周文王姬发所作,后经孔子及弟子整理诠释,形成包含经、传两部分的完整体系。
《易经》核心原文选辑(经部+传部)
一、经部(卦爻辞)
经部是《易经》的基础,包含64卦的卦名、卦画(如☰代表乾卦、☷代表坤卦)及爻辞(每卦6爻,共384爻)。以下为部分核心卦的原文:
乾卦(乾为天):“乾:元,亨,利,贞。初九:潜龙,勿用。九二: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。九三: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,厉,无咎。九四:或跃在渊,无咎。九五:飞龙在天,利见大人。上九:亢龙,有悔。用九:见群龙无首,吉。”(乾卦象征天,强调刚健中正,君子应如龙般进退有度)
坤卦(坤为地):“坤:元,亨,利牝马之贞。君子有攸往,先迷,后得主,利。西南得朋,东北丧朋。安贞吉。初六:履霜,坚冰至。六二:直,方,大,不习无不利。六三:含章可贞,或从王事,无成有终。 *** :括囊,无咎无誉。六五:黄裳,元吉。上六:龙战于野,其血玄黄。用六:利永贞。”(坤卦象征地,强调柔顺利贞,君子应如地般包容承载)
屯卦(屯):“屯:元,亨,利,贞,勿用,有攸往,利建侯。初九:磐桓,利居贞,利建侯。六二:屯如邅如,乘马班如,匪寇婚媾,女子贞不字,十年乃字。六三:即鹿无虞,惟入于林中,君子几不如舍,往吝。 *** :乘马班如,求婚媾,往吉,无不利。九五:屯其膏,小贞吉,大贞凶。上六:乘马班如,泣血涟如。”(屯卦象征初始困难,强调创业需坚守正道、循序渐进)
二、传部(十翼,孔子及弟子诠释)
传部是对经部的注解与发挥,共10篇(《彖传》上下、《象传》上下、《系辞传》上下、《文言传》、《说卦传》、《序卦传》、《杂卦传》),以下为部分经典语句:
《彖传》(解释卦辞):“乾,健也;坤,顺也;震,动也;巽,入也;坎,陷也;离,丽也;艮,止也;兑,说也。”(用“健、顺、动、入”等特性概括八卦的本质)
《象传》(解释爻辞与卦象)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;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”(乾卦象辞强调君子应刚健进取,坤卦象辞强调君子应包容万物)
《系辞传》(阐述《易》的哲理):“一阴一阳之谓道,继之者善也,成之者性也。”(揭示阴阳变化是宇宙的根本规律,继承这一规律是善,成就这一规律是性)
《文言传》(专门解释乾、坤卦):“元者,善之长也;亨者,嘉之会也;利者,义之和也;贞者,事之干也。君子体仁,足以长人;嘉会,足以合礼;利物,足以和义;贞固,足以干事。”(诠释“元、亨、利、贞”四德的含义,强调君子应践行仁、礼、义、固)
注:《易经》原文版本众多(如通行本、帛书本、竹简本),以上为通行本(更流行的版本)的核心内容。若需完整原文,可参考《周易正义》《周易集解》等经典注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