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入伏从哪一天开始哪天结束 三伏天为什么叫三伏天

admin

初伏:7月20日至7月29日(10天);

中伏:7月30日至8月8日(10天);

末伏:8月9日至8月18日(10天)。

2025年入伏从哪一天开始哪天结束 三伏天为什么叫三伏天

今年夏至(6月21日)后,第三个庚日为7月20日(庚寅日),故初伏从当日开始;立秋(8月7日)后之一个庚日为8月9日(庚戌日),故末伏从当日启动,中伏因夏至到立秋间仅有4个庚日(6月30日、7月10日、7月20日、7月30日),故持续10天,整体三伏天较近年“40天长伏”明显缩短。

三伏天名称的由来

“三伏天”的称谓与干支纪日法、五行学说及古代避暑习俗密切相关:

1. 干支纪日法的推算规则:传统历法以“天干”(甲、乙、丙、丁等10个)与“地支”(子、丑、寅、卯等12个)组合纪日,每10天循环一次“庚日”(天干为“庚”的日子)。三伏的划分严格依据庚日: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起点,第四个庚日为中伏起点,立秋后之一个庚日为末伏起点。这种固定规则确保了三伏天的周期性。

2. “伏”字的含义:“伏”本义为“趴伏”“藏匿”,古人认为夏季阳气极盛,阴气被迫藏伏于地下,故称这段酷热期为“伏天”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记载,秦德公二年(公元前676年)因夏季酷热设立“伏日”,意为“隐伏避盛暑”,这是“三伏天”名称的起源。

3. 五行学说的解释:古代用五行(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解释季节变化,夏季属“火”,庚属“金”,“火克金”,故庚日之时,金气被迫藏伏,这也是“伏”字命名的理论支撑。

综上,三伏天的名称既体现了古人对天文历法的智慧运用,也蕴含了对自然规律的朴素认知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