芒种不能做什么 芒种节气小知识

admin

1. 节气基本含义

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,通常在每年6月5日至7日交节(太阳到达黄经75°时)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记载:“五月节,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”,指大麦、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成熟,需及时抢收;夏玉米、夏大豆等夏播作物需尽早播种,故又称“忙种”,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直接指导农事活动的节气之一。

2. 物候特征

芒种不能做什么 芒种节气小知识

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:

一候螳螂生: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卵,芒种时因感受到阴气渐强,幼螳螂破壳而出;

二候鵙(jú)始鸣: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活跃,因感应阴气而鸣叫;

三候反舌无声:能模仿其他鸟类叫声的反舌鸟,因阴气出现而停止鸣叫。

3. 主要习俗

送花神:芒种日,民间举行祭祀仪式饯送花神归位,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,盼望来年再次相会(《红楼梦》中有相关描写);

安苗:皖南地区种完水稻后,用新麦面蒸发包(捏成五谷六畜、瓜果蔬菜形状,用蔬菜汁染色),作为供品祈求五谷丰登、村民平安;

煮梅:南方梅子成熟季节,将青梅加工(煮梅)后食用,可去除酸涩,具有净血、整肠、降血脂等功效;

打泥巴仗:贵州侗族青年男女在芒种前后集体插秧,边插边打闹、互扔泥巴,身上泥巴最多者为“更受欢迎的人”。

4. 节气气候特点

芒种时节,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显著升高(北方多地可达35℃以上),雨量充沛(江南、江淮等地进入梅雨季节,持续阴雨),湿度大,易出现闷热天气。西南地区多雨,高原地区冰雹天气增多;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仍处春季或初夏。

芒种时节需避免的行为

1. 饮食禁忌

不宜吃冰冻鱼虾:芒种气温高,细菌繁殖快,冷冻鱼虾若反复化冻或添加防腐剂,易携带病菌,食用后易引起肠胃不适;

不宜过食重油重腻、寒凉食物:重油重辣会增加脾胃负担,加重体内湿热;冰镇西瓜、冷饮等寒凉食物易 *** 肠胃,导致腹泻、胃胀(尤其脾胃虚寒者);

不宜吃隔夜剩菜:夏季食物易变质,即使放冰箱,隔夜菜中的细菌也可能滋生,食用后易引发肠胃炎。

2. 生活行为禁忌

不宜在树下乘凉过久:“夏不坐木”,树下湿气、潮气重,且可能有昆虫蛰咬或喷洒农药,沾染后易引发不适;

不宜晨练过早:早晨草木上湿气重,凉气未散,过早晨练易受凉,建议太阳升起后再进行(选择空旷场地,避免山林、水边);

不宜洗冷水澡:运动后或出汗时洗冷水澡,会导致毛孔收缩、寒湿内侵,易引发感冒、关节炎等疾病(建议用温水洗浴);

不宜熬夜:芒种昼长夜短,但熬夜会加重心脏负荷,导致免疫力下降,建议晚11点前入睡,中午适当午休(3060分钟)。

3. 其他禁忌

不宜剪发:古代认为芒种剪发会“带走好运”,若需剪发,可事后通过打扫、整理房子化解;

不宜动怒:芒种时节气压低、天气闷热,易让人烦躁,动怒会“火上加火”,伤肝伤身,建议保持心情舒畅;

避免浪费米粮:芒种是农民辛苦收割、播种的时节,浪费米粮被视为“不珍惜劳动成果”,易“散财”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