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水节气有哪些禁忌 雨水节气的宜与忌

admin

1. 忌过早减外衣:“燥寒冻肉,湿寒入骨。”雨水时节气温虽有回升,但昼夜温差大,体热外泄易导致湿寒入骨,诱发骨关节疾病,尤其年老体弱者更需注意保暖。

2. 忌年老体弱者用冷水:中医认为“水对应肾,肾主骨”,用冷水洗脸、洗手会使湿寒侵入关节,导致手指酸痛、变形,甚至头部疼痛。

3. 忌洗头不及时吹干:洗头后若不及时用热风机吹干,水湿留于发际会聚于头部,可能引发头痛,甚至“偏头风”。

雨水节气有哪些禁忌 雨水节气的宜与忌

4. 忌无雨:古时“靠天吃饭”,雨水节气无雨被视为不吉利,谚语“雨水不落,下秧无着”反映了雨水对农耕的重要性。

5. 忌水獭不捕鱼:民间认为雨水日“獭祭鱼”(水獭将捕到的鱼排列岸边如祭品)是吉兆,若水獭未捕到鱼,预示当年可能有贼寇作乱。

6. 忌大扫除与倒垃圾:民间认为大扫除、倒垃圾会扫走家中财运和水气,影响全年运势,宜保留“雨水生财”的寓意。

7. 忌洗衣晒被:雨水后天气潮湿,衣物不易晾干,易发霉沾染湿气,传统观念认为这会带来霉运,可使用烘干机替代。

8. 忌修剪树木:此时万物苏醒、萌芽,修剪树枝会影响生物生长运势,建议雨水过后或适当时机进行。

9. 忌动土:古人认为土地解冻时动土会影响气场稳定,导致家运不顺,应避免重大装修、搬家等工程。

10. 忌淋春雨与露腿脚:乍暖还寒时淋雨易引发感冒;露腿脚会使足部受寒,导致寒气入侵,影响身体健康。

二、雨水节气的宜做之事

1. 宜“春捂”:遵循“春捂秋冻”原则,早晚注意保暖,尤其是腰腹、腿脚等部位,预防倒春寒。

2. 宜饮食平和:避免燥热(如辣椒、白酒)或寒凉(如冷饮、生鱼片)食物,选择平性食物(如豆苗、荠菜、韭菜),遵循“少酸多甜”原则(如大枣、蜂蜜),养护脾胃。

3. 宜保持情绪稳定:天气多变易引发焦虑、激动,需控制情绪,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肝火上升。

4. 宜进行传统习俗:如“回娘家”(女儿带礼物看望父母,父母回赠雨伞寓意遮风挡雨)、“撞拜寄”(找干爹干娘祈求孩子平安)、“占稻色”(爆糯谷占卜稻谷收成)、“拉保保”(认干亲)等,体现对美好生活的期盼。

5. 宜适时农耕准备:雨水是农耕准备的关键时期,需送粪、耕地、嫁树、种桑等,为春耕打下基础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