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古人将其分为三候,生动描绘了此时的自然物候特征:
1. 一候萍始生:谷雨后降雨量显著增加,水域环境变得湿润,浮萍开始在水面生长蔓延,成为此时节水域生态变化的标志性景观。
2. 二候鸣鸠拂其羽:“鸣鸠”指布谷鸟,此时布谷鸟开始活跃,一边鸣叫(声音近似“播谷”,仿佛在提醒人们播种),一边用翅膀轻拂身体,为繁殖做准备。
3. 三候戴胜降于桑:戴胜鸟(头顶有鸡冠状彩色羽毛)会在桑树枝头停留、筑巢,为即将孵化的雏鸟准备新家,这一现象标志着谷雨时节的后期,桑树已进入生长旺季。
二、谷雨养生常识
谷雨时节处于春夏之交,气温回升加快、雨水增多、湿度增大,养生需围绕“祛湿、养肝、防过敏、调作息”展开:
1. 祛湿健脾,应对潮湿环境:谷雨前后空气湿度大,湿邪易侵袭人体,导致胃口不佳、身体困重、关节肌肉酸重等症状。饮食上可多吃薏仁、赤小豆、冬瓜、山药、藕等祛湿食物(如薏苡仁芡莲排骨汤),也可 *** 阴陵泉穴(小腿内侧,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),每天早晚各按揉13分钟,以酸胀感为宜,帮助健脾祛湿。
2. 养肝调情志,避免肝火旺盛:春季肝气升发,谷雨时节肝火易达到最旺,可能出现头痛、眩晕、目赤、口干、长痘等上火表现。需保持心情愉悦,通过登高望远、郊游、唱歌、倾诉等方式宣泄不良情绪;饮食上遵循“少酸增甘”原则(如多吃韭菜、红枣、枸杞),避免食用辛辣、油炸食物,可多喝菊花茶、谷雨茶(富含维生素和氨基酸,有清火、明目功效)。
3. 防过敏,保护呼吸道与皮肤:谷雨时节百花渐开、杨柳飘絮,过敏体质人群易出现花粉症、过敏性鼻炎、过敏性哮喘等疾病。外出时需做好防护,戴遮阳帽、护目镜、口罩,减少与花粉接触;遵医嘱服用抗组胺药物,避免接触过敏原。
4. 调整作息,适应季节变化:随着白昼逐渐延长,应逐渐调整为早睡早起(每晚保证78小时睡眠),顺应春天阳气生发;同时注意早晚添衣(避免大汗后吹风),防止着凉感冒;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(避免潮湿滋生细菌)。
5. 适度运动,增强体质:选择太极拳、八段锦、散步、慢跑等户外运动(每周保持35次,每次30分钟左右),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、增强身体抵抗力、调节情绪(缓解春乏);但需避免过度出汗(大汗会导致毛孔开泄,湿邪更易入侵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