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朝节的由来 吃什么

admin

花朝节,又称花神节、百花生日,是中国古代以春序正中、百花竞放为时令标志的岁时节日,核心意义在于祭花神、赏春游园。其称谓最早可追至晋人周处的《风土记》“春序正中,百花竞放,乃游赏之时,花朝月夕”。“花朝”与“月夕”(八月十五)相对,成为春日里与明月相颉颃的雅节。历史上,唐人尚未将其定为法定节日,至宋代花朝始“修成正果”,成为君民同乐的民俗大节;节期因时地花信早晚而异,常见有农历二月初二、二月十二、二月十五(亦有地区作二月二十五)。大体而言,北方多在二月十五,南方多在二月十二,与各地花开时序相契。

吃什么

花朝饮食以“花”为主题,讲究应时、清香、雅致,常见有:

花朝节的由来 吃什么

百花糕(百花饼):以百花与米同捣蒸制,或配百果百谷酿制,源流可追至唐人传说,至宋元明清在民间广为流行,象征百花献瑞、春意盈门。

百花酒:以百花、百果、百谷合酿,春日宴饮助兴,寓意岁美人和。

春菜粥/挑菜:仲春时令的荠菜、白蒿等鲜蔬入粥或作“挑菜”(采野菜),既应时令又寓丰年。

地方亦有以“撑腰糕”等名目流传的米糕,取食花助养之意。

以上食俗在宋人笔记、明清地方志与近现代民俗记述中屡见,尤以“百花糕、百花酒”更具代表性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