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初九又称为什么节

admin

正月初九作为中国传统农历节日,因深厚的道教信仰与民间习俗传承,拥有多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别称,核心围绕“玉皇大帝诞辰”与“天”的崇拜展开:

1. 天公生

“天公”是民间对玉皇大帝的俗称(玉皇大帝被视为宇宙更高神祇,主宰三界十方),因传说其生于正月初九,故这一天被称为“天公生”。民间认为此日是玉皇大帝的“生日”,需举行隆重祭典,如斋戒沐浴、设坛供奉(摆设五果、六斋、三牲等)、燃放鞭炮,以祈求天公赐福、风调雨顺。

正月初九又称为什么节

2. 玉皇会

道教尊玉皇大帝为“元始天尊”(三界更高神),正月初九是其圣诞日,道观会举行盛大祝寿仪式(诵经礼拜、斋醮科仪),民间也同步开展祭拜活动,故称“玉皇会”。此日不仅是宗教节日,也是民间感恩天公、祈求平安的重要节点。

3. 天诞节

强调“玉皇大帝诞辰”的核心属性,民间认为“天”是万物主宰,“天诞”即宇宙万物的起源之日。此日禁忌冒犯天神(如禁止晒衣服、倒垃圾桶),需以恭敬之心举行祭拜,表达对“天”的敬畏。

4. 上九日

因“九”为阳数之极(阳数始于一而极于九),正月初九是农历新年之一个“九日”,故称“上九日”。民间有“七不出(初七不出门办事)、八不归(初八不回家)、上九办事一大堆”的俗语,认为此日办事易获天公福庇,事半功倍。

这些别称均承载着民间对“天”的崇拜与对美好生活的期盼,不同地区可能侧重某一称呼,但整体均围绕“玉皇大帝诞辰”这一核心主题展开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