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毓隽(18751967),字云霈,福建闽侯人,民国初年皖系军阀核心幕僚,曾任交通部次长、京汉铁路局局长等要职,1937年拒绝附逆日伪,保持民族气节。其八字为乾造:乙亥 癸未 己亥 辛未(辰巳空),以下结合《人鉴命理存验》及后世命理分析展开解读。
一、八字格局与用神分析
1. 格局框架:日主己土生于未月(农历六月),土旺当令,地支亥未交汇暗拱申酉戌(三会金局),天干透出乙木(七杀)、癸水(偏财)、辛金(食神),形成“杂气七杀格”(未中藏己、乙、丁,乙木透干为七杀)。
2. 用神判定:己土身强(得未月旺气、双亥未拱根),需制杀(乙木)与泄秀(辛金)兼顾。天干辛金食神既能克制七杀乙木(制杀为用),又能泄己土秀气(泄秀为辅),故辛金为八字核心用神;次取癸水偏财(生助辛金,增强泄秀之力),但癸水需防被乙木(七杀)克泄。
二、命局优缺点
1. 优点:
身强能抗杀:双亥未拱根+未月旺土,日主己土足以抵御乙木七杀的克制,具备担当大任的基础;
食神制杀:辛金食神透干,直接克制七杀乙木,符合“食神制杀”的贵格特征(主事业上有管控风险、解决问题的能力);
偏财透出:癸水偏财在天干,主有意外财源或非固定收入,符合曾毓隽早年捐官、后期掌管铁路财务的经历。
2. 缺点:
偏枯失衡:八字全阴(乙、癸、己、辛、亥、未均为阴干阴支),阴气过重,易导致性格偏执、精神压力大(《人鉴命理存验》提到“全属阴气,偏枯已极”);
七杀旺相:亥未拱木、乙木透干,七杀力量较强,需依赖辛金制杀,若大运流年辛金被克(如丁火枭神夺辛),易遇小人或事业波动;
缺火暖局:八字无火,土寒木冷,需火来生土、暖局,增强运势的稳定性。
三、大运走势解读
根据《人鉴命理存验》,曾毓隽的大运顺序为壬午→辛巳→庚辰→己卯→戊寅→丁丑(每十年一变),结合后世命理分析,各阶段运势如下:
1. 青少年时期(壬午辛巳,18851905):
壬午运(18851895):壬水伤官透干,午火生土,身强能抗杀,学业顺利(16岁中秀才,1894年中拔贡);辛巳运(18951905):辛金食神透干,巳火生土,制杀有力,1901年分发顺天府任文案,1905年以知府衔办理正阳门工程,升任道员。
2. 中年崛起(庚辰己卯,19051925):
庚辰运(19051915):庚金食神透干,辰土帮身,事业进入上升期,1911年任京汉铁路局局长,1916年任交通部秘书(段祺瑞内阁);己卯运(19151925):己土比肩帮身,卯木与亥未拱局(暗藏七杀),虽得势(1918年任交通部次长兼铁路督办,1919年任交通总长),但精神上仍有苦痛(如皖系失势后的压力)。
3. 晚年波折与善终(戊寅丁丑,19251935及以后):
戊寅运(19251935):戊癸合(癸水偏财被合),劫财(戊)帮身,1920年直皖战争后逃亡日本,1924年避难天津,虽有财产损失,但未危及生命;丁丑运(19351945):丁火枭神夺辛(食神),1937年拒绝日伪邀请,亡命香港,保持了民族气节;晚年(1945年后)转到大运丙寅乙亥(19451967),丙火生土、寅木制杀,运势平稳,1967年病逝于天津,享年93岁。
四、关键运势节点
1. 1916年(丙辰年):辰土帮身,辛金食神得地,任京汉铁路局局长,事业进入新高度;
2. 1919年(己未年):己土比肩帮身,任交通总长(安福系核心职位),权势最盛;
3. 1920年(庚申年):庚金食神透干,申金制杀,直皖战争后逃亡日本,虽失势但保全性命;
4. 1937年(丁丑年):丁火枭神夺辛,拒绝附逆日伪,亡命香港,开启晚年漂泊但坚守气节的阶段。
以上内容综合了《人鉴命理存验》的经典评析与后世命理研究的补充,展现了曾毓隽八字中“身强制杀、偏枯求稳”的命运特征,以及其与历史经历的关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