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不能做的事情 春节有什么禁忌

admin

春节期间,言语需避讳“死”“病”“穷”“破”“坏”等负面词汇,以免给新岁带来不好的兆头。若不小心打碎物品,需立即说“碎碎(岁岁)平安”“打发(大发)”等吉祥话化解;忌婴儿啼哭(视为“没头彩”,兆示疾病凶祸),若小孩惹祸也不宜打骂,以免其啼哭不休。

二、行为禁忌:忌破坏“聚财”与“祥和”

1. 忌打扫与倒垃圾:大年初一通常不能扫地、倒垃圾,认为这会“扫走”“倒掉”家中的财运与福气。部分地区允许将垃圾暂放角落,初二或初五再清理;部分地区除夕夜已将房屋打扫干净,过年期间尽量减少清扫动作。

春节不能做的事情 春节有什么禁忌

2. 忌动刀剪等利器:初一到初三忌动刀剪,因刀剪被视为“凶器”,动之可能引发口舌之争或破坏好运。

3. 忌睡懒觉与午睡:年初一早起象征“勤快”,睡懒觉被认为会导致全年慵懒;部分地区初一忌午睡(“禁昼寝”),担心影响事业运。

4. 忌打骂孩子:新年打骂孩子会破坏家庭和谐,被认为会给孩子的全年运势带来负面影响。

5. 忌讨债与借钱:春节期间讨债易伤和气,被认为会影响全年财运;借钱给别人也可能被视为“漏财”。

三、饮食禁忌:忌“不富足”与“不吉利”

1. 忌吃稀饭:部分地区初一忌吃稀饭(过去穷人常吃稀饭),认为吃稀饭会导致全年贫穷,需吃干饭寓意富足。

2. 忌吃梨:“梨”与“离”谐音,春节讲究团圆,吃梨被认为有分离、不团圆的寓意,需避免。

3. 忌吃药:年初一尽量不吃药(除非重病),认为吃药会导致全年疾病缠身,需保持健康状态迎接新年。

4. 忌吃荤(部分地区):部分地区初一早饭忌吃荤食(如台语俗谚“初一早吃菜恰赢吃一年斋”),寓意勤俭治家,同时吃斋也有“一年平安”的象征意义。

5. 忌吃鱼头鱼尾:过年吃鱼象征“有余”,需留下鱼头鱼尾不吃,表示来年不仅吃穿有余,还有剩余。

四、生活习惯禁忌:忌破坏“运势”与“传统”

1. 忌穿不吉利颜色的衣服:忌穿黑色、白色等丧葬色,多穿红色等喜庆颜色,增添节日氛围,寓意好运。

2. 忌回娘家(部分地区):传统习俗中,嫁出去的女儿初一、初二不能回娘家,认为会“把娘家吃穷”,需到初三或之后再回。

3. 忌不拜年:晚辈需向长辈拜年,表达尊敬与祝福,不拜年可能被视为不懂规矩。

4. 忌初一催人起床:年初一上午忌催人起床,认为会让对方全年都被催促做事,影响运势。

5. 忌跟睡觉的人拜年:年初一忌向仍在睡觉的人拜年,需等对方起床后再拜,否则被认为会让对方全年卧病在床。

五、其他禁忌:忌破坏“平安”与“传统仪式”

1. 忌搬家与大兴土木:春节期间不宜搬家或进行装修、钻墙等工作,认为会破坏家庭好运与和谐。

2. 忌贴倒福字在大门:大门的福字需正贴,象征“迎祥纳福”;倒贴福字通常用于屋内柜子等,寓意“福到”,但大门倒贴可能被视为“福气倒走”。

3. 忌空米缸:米缸需保持常满,象征“衣食无忧”,空米缸被认为会导致全年缺粮。

4. 忌初三扫地倒垃圾:初三被视为“赤狗日”(熛怒之神),易生口角,不宜拜年,也不宜扫地倒垃圾,避免破坏运势。

5. 忌初五前倒垃圾:初五前(尤其是初一至初四)忌倒垃圾,认为垃圾是“肥水”(财气),需等到初五“送穷”时再清扫,将晦气扫地出门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