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初五俗称“破五”,是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中的重要节点,其名称源于“破除禁忌”的核心内涵。春节期间(尤其是初一至初五),民间存在诸多禁忌(如不用生米做饭、妇女不能动针线、不能打扫卫生、不能打碎东西等),“破五”意味着这些禁忌至此解除,日常生活逐渐恢复正常状态。“破五”也有“送年”的意思,过了这一天,春节的主要庆祝活动基本结束,年味逐渐淡去。
主要习俗解析
1. 送穷:送走旧日困苦
“送穷”是“破五”的标志性习俗之一,旨在祭送象征贫穷困苦的“穷神”(又称“穷鬼”)。民俗认为,穷神由姜子牙封神而来(因背叛丈夫被封,逢破即归),初五是送走穷神的关键日子。送穷方式多样:部分地区会将垃圾扫出门外(此前垃圾需留存家中“聚财”),并燃放鞭炮驱赶;有的地方会吃“填穷坑”(吃得特别饱),象征填满穷坑、摆脱贫困;还有“拆小人”习俗(拆洗旧衣服),寓意去除身边的“小人”带来的晦气。
2. 接财神:祈求新年富足
初五相传是财神的生日(或“路神”生日),民间有“接财神”的传统。商家尤其重视,会在零时零分燃香、放鞭炮、开门迎财神,有的还会摆设祭品(如羊头象征“吉祥”、鲤鱼象征“年年有余”),举办“路头酒”直至天亮,祈求财运亨通。普通家庭也会通过焚香、供奉等方式迎接财神,希望新的一年财源广进。
3. 吃饺子:寓意“捏小人嘴”
“破五”的食俗以吃饺子为主,俗称“捏小人嘴”。包饺子时需用力捏紧饺子边,象征“捏住小人的嘴”,避免其在一年内说坏话、惹是非;部分地区还会在饺子里包入、枣、糖等,寓意“发财”“好运早来”“生活甜蜜”。饺子形似“元宝”,也有“招财进宝”的美好寄托。
4. 扫房子:彻底清洁迎新
初五当天,家家户户会进行彻底的大扫除(此前因禁忌无法扫地)。人们会将积攒的垃圾、污水清扫出门,有的还会用爆竹炸垃圾堆,象征“崩走穷气”。扫房不仅是清洁卫生的需要,更是“除旧布新”的象征,寓意扫除旧年的晦气,迎接新年的好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