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婚喜帖邀请函怎么写

admin

结婚喜帖需包含标题、称呼、正文、结尾、落款五大核心部分,确保信息完整且符合礼仪规范:

1. 标题:通常为“请柬”或“结婚喜帖”,可选用艺术字体(如行书、烫金字体)书写,增强喜庆感(传统纸质请帖多已在封面印好)。

2. 称呼:顶格写被邀请人的全名+尊称(如“张三先生”“李四女士”“王五 *** ”),避免使用小名、昵称或简称(如“小张”“Lily”);若邀请对方全家,可在姓名后加“全家福”(如“张三全家福”);若对方已婚且与父母同住,可加“阖府”(如“张三阖府”)。

结婚喜帖邀请函怎么写

3. 正文:需明确以下关键信息:

婚礼时间:同时标注公历+农历+星期几(如“2025年10月1日(农历八月十七)星期三”),避免宾客混淆日期;若有迎宾时间(如17:30)与开席时间(如18:30),可补充说明(如“恭请17:30入席”)。

婚礼地点:写清酒店全称+具体厅号+楼层/地址(如“XX酒店3楼宴会厅(XX路XX号)”);若在家举办,可写“本府XX路XX号”。

新人信息:若为新人本人具名,写“新郎:XXX;新娘:XXX”(并列排列,体现平等);若为家长具名,写“小儿XXX(女XXX)”(如“小儿张三(女李四)”)。

4. 结尾:用敬语表达邀请诚意,常见表述为“恭请光临”“敬请莅临”“恭候大驾”等,需与称呼呼应(如称呼“先生”则用“恭请光临”,称呼“阁下”则用“恭候大驾”)。

5. 落款:写清邀请者身份+姓名(如新人具名则写“新郎:XXX;新娘:XXX”;家长具名则写“男方家长:XXX;女方家长:XXX”),并注明发帖日期(如“2025年9月10日”)。

二、不同邀请主体的写法差异

根据邀请者的身份(新人、父母),喜帖内容需调整语气与表述:

1. 新人本人具名(现代常用):

适用于年轻新人自主邀请朋友、同事的场景,语气亲切自然。

示例:

>送呈XXX先生/女士台启

>谨定于2025年10月1日(农历八月十七,星期三)为本人(新郎:XXX;新娘:XXX)举行结婚典礼

>敬备喜筵,恭请光临

>席设:XX酒店3楼宴会厅(XX路XX号)

>时间:18:00入席

>新郎:XXX;新娘:XXX 敬邀

>2025年9月10日

2. 父母具名(传统正式):

适用于长辈邀请亲友、同事的场景,语气庄重得体,需体现对婚礼的重视。

示例(男方家长):

>送呈XXX先生/女士台启

>谨定于2025年10月1日(农历八月十七,星期三)为小儿XXX(女XXX)举行结婚典礼

>敬备喜筵,恭请光临

>席设:XX酒店3楼宴会厅(XX路XX号)

>时间:18:00入席

>男方家长:XXX;女方家长:XXX 敬邀

>2025年9月10日

3. 双方父母共同具名(两家联名):

适用于强调两家联姻的场景,体现对宾客的尊重。

示例:

>送呈XXX先生/女士台启

>谨定于2025年10月1日(农历八月十七,星期三)为我们的孩子(新郎:XXX;新娘:XXX)举行婚礼

>席设:XX酒店3楼宴会厅(XX路XX号)

>恭请阖府出席

>新郎家长:XXX;新娘家长:XXX

>2025年9月10日

三、结婚喜帖的关键注意事项

1. 姓名规范:被邀请人姓名必须用全称,不得使用小名、昵称或简称(如“张小三”应写“张三”,“Lily”应写“李丽”);姓名后需加尊称(如“先生”“女士”“ *** ”),体现礼貌。

2. 时间准确性:婚礼时间需反复确认,避免写错日期(如将“10月1日”写成“10月10日”);农历与公历需同时标注,方便宾客查阅日历。

3. 称谓得体:根据被邀请人的身份调整称谓:

长辈:用“先生”“女士”“爷爷”“奶奶”等;

平辈:用“先生”“女士”“兄弟”“姐妹”等;

领导:用“职位+姓名+先生/女士”(如“黄正德主任先生”);

朋友:用“姓名+先生/女士”(如“李四先生”)。

4. 信息完整性:务必写清酒店地址(如“XX路XX号XX大厦3楼”),避免模糊表述(如“XX附近”);若有停车提示(如“酒店提供免费停车”),可补充说明,方便宾客出行。

5. 礼仪细节:

传统请帖用竖版书写(从右至左),现代请帖多用横版(从左至右),可根据新人喜好选择;

若为电子请帖,需确保格式清晰(如图片不变形、文字可读),并附上新人婚纱照或婚礼主题图片,增加仪式感;

请帖需提前12周送达(本地宾客可当面递交,外地宾客可邮寄或电子发送),给宾客留足时间安排行程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