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山石是中国传统“四大印章石”之一,以“温润细腻、色彩斑斓”的特性著称,主要产自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及周边区域。按传统分类习惯,寿山石可分为田坑石“水坑石”“山坑石”三大类,每类下包含众多细分品种,总计达百十余种。
一、田坑石(田黄石类)
田坑石是寿山石中最名贵的品类,因产于寿山溪两岸水田底部的沙土中(“无根而璞”)而得名,以“田黄”为核心代表。其核心特征为:石皮(多为黄、白、黑等色,厚度约0.10.3毫米)、红筋格(石皮下的红色或褐色纹理,为铁元素氧化所致)、萝卜丝纹(肌理中细密的网状或絮状纹理,类似萝卜剖面)。
主要细分品种:
田黄石:以黄色为主(如黄金黄、橘皮黄、枇杷黄),质地致密细腻,半透明至微透明,蜡状光泽,是田坑石的“标杆”品种,历史上曾作为贡品,有“石中之王”的美誉;
田黄冻石:田黄石中质极通灵的顶级品种,肌理如凝固的蜂蜜,几乎全透明,颜色以金黄、橘黄为主,价值极高;
金裹银田黄石:外层为黄色石皮,肌里为白色,对比鲜明,较为稀有;
银裹金田黄石:外层为白色石皮,肌里为黄色,类似“银包金”,是田黄中的珍品。
二、水坑石
水坑石产于寿山乡南部的坑头洞(“水坑”因矿洞长期积水而得名),是寿山石中结晶度更高的品类。其核心特征为:透明度高(多为半透明至全透明)、质地坚密(不易破损)、含水量大(开采时需防水渗漏)。
主要细分品种:
水晶冻石:坑头水晶洞出产,莹澈透明,肌理中常有棉花纹(细密的白色纹理),颜色有红、白、黄等,是水坑石的“代表品种”;
黄冻石:黄色半透明,质地洁而凝腻,类似凝固的油脂,是水坑石中“温润度”更佳的品种;
牛角冻石:色黑中带赭(类似牛角的颜色),肌理中有水波纹(自然的流动纹理),通灵而有光泽;
桃花冻石:白色半透明,肌理中散布着细小的红色斑点(类似桃花花瓣),或隐或现,娇艳动人。
三、山坑石
山坑石是寿山石中数量最多、品种最杂的品类,产于寿山、月洋、旗山等山峦的坑洞中(“山坑”因矿洞位于山体中而得名)。其核心特征为:颜色丰富(涵盖白、红、黄、黑、紫、绿等多种色调)、质地差异大(从致密细腻到疏松多孔均有)。
主要细分品种:
高山石类(高山矿脉):寿山石中产量更大的品类,颜色有白、红、黄、黑等,质地致密细腻,微透明至亚透明。细分品种包括:
高山冻石:质凝腻,特通灵者(类似果冻的质感);
荔枝洞石:质晶莹,色泽娇艳(如新鲜的荔枝肉),肌理中有萝卜纹,是高山石中的“颜值担当”;
善伯洞石(善伯矿脉):晶莹脂润,半透明,富有光泽,含细金砂点(类似撒了一层金粉),是善伯矿脉的代表品种;
芙蓉石类(月洋矿脉):中国“印石三宝”(田黄、芙蓉、鸡血)之一,颜色有黄、红、白、紫、绿等,质地柔而细嫩,微透明至半透明,蜡状光泽强(类似蜡烛的光泽)。细分品种包括:
醉芙蓉石:黄带红色泽,润比田黄(类似田黄的温润感),是芙蓉石中的珍品;
白芙蓉石:纯白色,质地细腻,是芙蓉石的基础品种;
汶洋石类(柳岭矿脉):质地细腻,灵性强(易受刀雕刻),具多种色彩(如黄、白、粉红),但裂纹较多(开采时易断裂),是近年新兴的寿山石品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