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长生是传统命理学中描述十天干(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)在十二地支中运行状态的经典理论,涵盖长生、沐浴、冠带、临官、帝旺、衰、病、死、墓、绝、胎、养十二个阶段,以自然生命的“生长鼎盛衰退轮回”为喻,系统阐释天干与地支的五行生克及运势变化。其核心逻辑为:天干(如甲木)在某地支(如亥)中获得“生气”,依次经历成长、壮大、巅峰、衰落直至消亡,再进入下一轮循环。
二、十天干十二长生表(核心对应关系)
十天干分为阳干(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)与阴干(乙、丁、己、辛、癸),二者在十二长生中的排列方向相反:阳干顺时针排列(长生→帝旺→墓),阴干逆时针排列(长生→养→墓)。以下是具体对应表(仅列关键节点,完整表格可扩展至所有地支):
天干 | 长生 | 沐浴 | 冠带 | 临官 | 帝旺 | 衰 | 病 | 死 | 墓 | 绝 | 胎 | 养
甲(阳木) | 亥 | 子 | 丑 | 寅 | 卯 | 辰 | 巳 | 午 | 未 | 申 | 酉 | 戌
乙(阴木) | 午 | 巳 | 辰 | 卯 | 寅 | 丑 | 子 | 亥 | 戌 | 酉 | 申 | 未
丙/戊(阳火/土) | 寅 | 卯 | 辰 | 巳 | 午 | 未 | 申 | 酉 | 戌 | 亥 | 子 | 丑
丁/己(阴火/土) | 酉 | 申 | 未 | 午 | 巳 | 辰 | 卯 | 寅 | 丑 | 子 | 亥 | 戌
庚(阳金) | 巳 | 午 | 未 | 申 | 酉 | 戌 | 亥 | 子 | 丑 | 寅 | 卯 | 辰
辛(阴金) | 子 | 亥 | 戌 | 酉 | 申 | 未 | 午 | 巳 | 辰 | 卯 | 寅 | 丑
壬(阳水) | 申 | 酉 | 戌 | 亥 | 子 | 丑 | 寅 | 卯 | 辰 | 巳 | 午 | 未
癸 | 卯 | 寅 | 丑 | 子 | 亥 | 戌 | 酉 | 申 | 未 | 午 | 巳 | 辰
注:土的长生位置存在流派差异(六爻多认为长生在申,八字理论多主张长生在寅),上表以八字主流理论为准。
三、十二长生各阶段含义解析
十二长生每个阶段均有明确的命理寓意,结合自然规律与人事特征,可辅助判断命局中天干的运势强弱:
长生:天干开始获得地支生气,如甲木长生在亥(亥中藏甲),象征“出生、根基深厚”,年柱见之多主生长于踏实家庭,日柱见之多为幸福好运之命。
沐浴:又称“败地”,象征“成长中的波动”,如甲木沐浴在子(子中藏癸),年柱见之可能父母不和,月柱见之中年前事业多变。
冠带:象征“成长成熟”,如甲木冠带在丑(丑中藏己癸辛),年柱见之幼年聪明,日柱见之长大健康。
临官:又称“禄地”,象征“事业起步、鼎盛初期”,如甲木临官在寅(寅中藏甲丙戊),年柱见之中年能发展,日柱见之好命但需防破财。
帝旺:象征“巅峰状态”,如甲木帝旺在卯(卯中藏乙),月柱见之有野心但可能破产,日柱见之事业心强、中年可见成就。
衰:象征“由盛转衰”,如甲木衰在辰(辰中藏戊乙癸),年柱见之内向、防负债,日柱见之莫存太大理想、按部就班反而能见成就。
病:象征“生命力减弱”,如甲木病在巳(巳中藏丙庚戊),年柱见之注意体弱,日柱见之身体需加强保养。
死:象征“生命力终结”,如甲木死在午(午中藏丁己),年柱见之六亲缘薄,日柱见之个性多修养。
墓:象征“收藏、沉淀”,如甲木墓在未(未中藏己丁乙),年柱见之运势发展缓慢,日柱见之中年可大展鸿图。
绝:象征“彻底消亡、新生的准备”,如甲木绝在申(申中藏庚壬戊),年柱见之他乡自立,日柱见之他乡营谋有成。
胎:象征“孕育新生命”,如甲木胎在酉(酉中藏辛),年柱见之身体状况较差,时柱见之子女内向、需加强教育。
养:象征“休养生息、准备再次生长”,如甲木养在戌(戌中藏戊辛丁),年柱见之父母有生财能力,时柱见之家运圆满、事职安定。
四、十二长生与十二属相的间接关联
十二长生本身并未直接对应十二属相(鼠、牛、虎、兔等),但可通过地支与属相的对应关系(如子鼠、丑牛、寅虎、卯兔等),将十二长生的状态与属相的特征结合解读。例如:
甲木长生在亥(亥对应猪),可理解为“甲木如同猪在亥月(农历十月)获得新生”;
乙木长生在午(午对应马),可理解为“乙木如同马在午月(农历五月)处于生长初期”;
寅虎对应火的长生(寅为火长生),可延伸为“虎具有火的蓬勃生机”。
需注意的是,这种关联更多是文化象征意义上的延伸,而非命理学中十二长生的核心定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