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纳采(说媒):传统“六礼”之一步,由媒人向女方提亲,传递男方求婚意愿。现代多简化为由亲友或婚恋平台牵线,双方家长见面沟通细节(如彩礼范围、婚期意向)。
2. 合婚(合八字):传统中需交换双方生辰八字,由算命先生推算是否相合(如属相是否冲突、“大相”是否相合)。现代多简化为双方家长参考八字,或直接忽略,更注重双方感情基础。
3. 定婚(订婚):确定婚姻关系的重要仪式,传统需“换小帖”(交换定情信物),现代多为举办订婚宴,邀请亲友见证。部分地区仍保留“过大礼”环节,男方给女方送彩礼(现金、首饰)、衣物等,女方回赠腰带、西装等。
4. 择吉(选良辰吉日):选择结婚日期,传统需参考黄历(避开“三煞”“破日”),现代多结合双方工作、假期及亲友时间确定。需提前12年规划,避免与重大事件冲突。
二、婚前筹备礼数(现代常见流程)
1. 婚纱/礼服选购:新娘需提前36个月选购婚纱(仪式用)、礼服(敬酒用),新郎选购礼服(西装、中式长袍)。部分地区需定制“秀禾服”“龙凤褂”等传统服饰。
2. 婚礼策划与场地预定:确定婚礼形式(传统中式、西式教堂、草坪婚礼、主题婚礼),选择场地(酒店、会所、户外草坪),并与婚庆公司沟通流程(仪式环节、灯光音乐、布置风格)。需提前612个月预定场地,避免旺季无档期。
3. 婚戒与珠宝购置:选购结婚戒指(对戒、钻戒),部分地区需购置三金(金戒指、金项链、金耳环)或五金(增加金手镯、金吊坠)。需提前12个月购买,预留刻字、调整尺寸的时间。
4. 婚礼用品采购:包括喜糖、喜烟、喜酒、请柬、红包(见面礼、改口钱、伴娘伴郎红包)、装饰用品(气球、拉花、喜字、鲜花)等。需提前12个月采购,确保数量充足。
5. 美容与造型准备:新娘提前36个月开始护肤(美白、保湿、抗皱),提前12个月做发型设计(烫发、染发、盘发),并与化妆师沟通婚礼造型(妆容、发型、头饰)。新郎需提前修剪发型、整理仪容。
三、婚前关键仪式(传统与现代结合)
1. 求婚:现代多为新人私下进行的浪漫仪式,如送花、下跪、送戒指,表达结婚意愿。部分地区仍保留传统“纳采”中的媒人提亲环节,但更注重双方情感表达。
2. 敬茶:婚前或婚礼当天,新人向双方父母敬茶,表达感恩。传统中需用盖碗茶,现代多用一次性茶杯,茶水中可加红枣、桂圆等吉祥食材。
3. 拍婚纱照:婚前12个月拍摄,选择婚纱影楼或工作室,拍摄风格可根据喜好选择(浪漫、唯美、复古、时尚)。需提前预约时间,避免与其他新人冲突。
4. 婚前检查:部分地区要求婚前进行健康检查(如传染病、遗传病筛查),确保双方身体健康,为婚后生活做好准备。需提前12个月进行,携带身份证、户口本等材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