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婚“送日子”(又称“送吉期”“报日子”)是传统婚嫁“六礼”(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亲迎)中的关键环节,是男方在选定婚期后,向女方家庭正式告知婚期、征求同意并传递婚礼细节的礼仪载体。其核心作用是尊重女方家庭意愿、明确婚礼时间及相关安排,为后续筹备奠定基础。
二、传统送日子帖子的格式与内容要素
传统送日子帖子需遵循严格的格式规范,以体现庄重与诚意,主要包括以下部分:
1. 抬头(称谓):体现对女方家庭的尊重
根据女方家庭的辈分与身份,选择恰当的尊称。常见格式:
若女方父母健在且为平辈:“眷姻弟XXX偕室X氏 端肃”(“眷姻弟”表示男方父母与女方父母为姻亲关系,“偕室X氏”带女方母亲姓氏,体现尊重);
若女方父母为长辈:“大德望翁XXX老亲家先生阁下”(“大德望”尊称女方父亲,“老亲家”明确姻亲身份)。
2. 开场白:表达敬意与诚意
用文言敬语引出主题,常见句式:
“敬禀者,兹诹吉日,为小儿XX与令媛XX缔结婚姻”(“敬禀者”表恭敬,“兹诹吉日”说明送日子的目的);
“承蒙厚爱,感恩不尽!谨择吉日,叩禀钧安”(“承蒙厚爱”回应女方家庭的认可,“叩禀钧安”表问候)。
3. 正文(核心内容):明确婚期与关键细节
正文需清晰写明以下信息:
婚期:同时标注公历、农历及星期(如“公元2025年10月1日(农历八月十七) 星期三”),避免歧义;
迎亲细节:根据传统,需注明新娘离家前的礼数(如“上下车轿面向XX方位”“梳妆面对XX方位”“忌属XX相”),这些内容源自“看日子”先生的推算,旨在规避冲煞;
其他约定:若需女方配合的事项(如“望亲家公大人于本日正寅时出亲”),需礼貌提及。
4. 结尾:再次致谢与祝福
用吉祥话语结束,常见句式:
“相亲相爱,宜室宜家”(祝福新人婚姻美满);
“百年好合,永结同心”(强调婚姻长久)。
5. 落款:明确身份与日期
署名:男方父亲或家族长辈的名字(如“愚眷弟XXX率男XX鞠躬”),“愚”表谦逊,“率男”表明代表家庭;
日期:书写当日(如“公元2025年X月X日”),无需标注年份(传统中年份可通过农历推断)。
三、传统书写注意事项
1. 纸张与折叠:选用红色或金色纸张(象征喜庆),折成八行(每行字数成双,通篇行数、字数均为双数),之一行写“囍”字,寓意吉祥。
2. 文字要求:用毛笔竖写(从右往左),字迹端正清晰,避免涂改(若写错需重写,体现庄重)。
3. 内容禁忌:
避免使用“离婚”“克”等不吉利词汇;
女方姓名需用全称(如“令媛XX”),不可用昵称;
称谓需准确(如“亲家翁”“亲家母”不可混淆)。
四、现代简化版写法参考
若追求便捷,可简化传统格式,但需保留核心要素:
标题:“结婚日子告知书”(居中,加粗);
称呼:“XX(女方父亲姓名)亲家、XX(女方母亲姓名)亲家母”(亲切且尊重);
正文:“经双方商议,定于2025年10月1日(农历八月十七,星期三)为小儿XX与令媛XX举行婚礼。现将婚期及相关事宜告知如下:① 迎亲时间:上午9时;② 迎亲地点:XX小区;③ 婚宴地点:XX酒店(XX厅)。望亲家支持配合,共襄盛举!”;
结尾:“恭候光临,阖家幸福!”;
落款:“愚婿XXX率儿XX敬上 2025年X月X日”。
五、关键提醒
提前沟通:送日子前可与女方家庭确认婚期,避免单方面决定;
礼品搭配:送日子时可附带茶叶、糕点等礼品(符合传统习俗,表达心意);
电子帖子:若使用电子版,需选择正式模板(如红底金字),并 *** 告知女方家庭查收。
通过遵循以上指南,既能体现传统礼仪的庄重,又能传递对新人的美好祝福,为婚礼筹备开个好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