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十纳音甲子表 甲子表是什么

admin

甲子表,又称“六十花甲子”,是中国古代由十天干(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)与十二地支(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)依次相配而成的周期性组合系统,共60组(天干循环6次、地支循环5次,6×10=10×6=60)。其排列遵循“天干顺序+地支顺序”的固定规则,从“甲子”开始,依次为“乙丑、丙寅、丁卯……癸亥”,循环往复,周而复始。

甲子表的核心功能是古代纪时体系的基础:

纪年:以“甲子”为起点,60年为一个完整周期,称为“一个甲子”,如1924年为甲子年,1984年也为甲子年(60年循环);

六十纳音甲子表 甲子表是什么

纪月:5年为一个周期(地支12个,5×12=60,与天干60次循环匹配);

纪日:60天为一个周期,如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对应特定干支;

纪时:5天为一个周期(一日12时辰,5×12=60,对应干支循环)。

甲子表还延伸出纳音五行的应用(见下文),并融入中医(子午流注针法)、风水(宅地布局)、命理(生辰八字)等领域,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。

二、六十纳音甲子表

六十纳音甲子表是甲子表的五行属性扩展,通过“纳音”将每个干支组合与“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”五大类对应,并赋予具体意象(如“海中金”“炉中火”等)。其本质是将天干地支的组合与五行生克、自然现象结合,形成一套解释万物本质的理论体系。

1. 纳音五行的形成逻辑

纳音五行相传由鬼谷子创立,李虚中(唐代命理学家)完善为“用生年纳音定命”的流派。其计算融合了“天干数+地支数”的模运算(如甲1+子1=2,对应五行“木”),并通过“同类娶妻、隔八生子”的律吕相生法则(源于五音十二律),形成“三元循环”(上元、中元、下元)的纳音体系。

2. 六十纳音的具体分类与示例

六十纳音共分为6大类(每类5种,对应10组干支),每类以“核心五行+意象”命名,具体如下:

金类:海中金(甲子、乙丑,藏于海中的未显之金)、剑锋金(壬申、癸酉,如宝剑锋刃般的刚硬之金)、白蜡金(庚辰、辛巳,质地较软的白蜡之金)、沙中金(甲午、乙未,隐藏在沙中的待淘之金)、金箔金(壬寅、癸卯,轻薄如箔的金箔之金);

木类:大林木(戊辰、己巳,大地上的茁壮之木)、杨柳木(壬午、癸未,柔韧多姿的杨柳之木)、松柏木(庚寅、辛卯,四季常青的松柏之木)、平地木(戊戌、己亥,平坦地上的平稳之木)、桑柘木(壬子、癸丑,桑柘树般的实用之木);

水类:涧下水(丙子、丁丑,山间潺潺的小溪之水)、泉中水(甲申、乙酉,地下涌出的清澈泉水)、长流水(壬辰、癸巳,连绵不断的江河之水)、天河水(丙午、丁未,天空降下的雨水)、大海水(壬戌、癸亥,广阔无垠的海洋之水);

火类:炉中火(丙寅、丁卯,炉中燃烧的集中之火)、山头火(甲戌、乙亥,山上蔓延的蔓延之火)、霹雳火(戊子、己丑,如霹雳般的爆发之火)、覆灯火(甲辰、乙巳,灯盏中的覆罩之火)、山下火(丙申、丁酉,山下温和的有限之火);

土类:路旁土(庚午、辛未,路边的普通之土)、城头土(戊寅、己卯,城墙的坚固之土)、屋上土(丙戌、丁亥,屋顶的保护之土)、壁上土(庚子、辛丑,墙壁的辅助之土)、大驿土(戊申、己酉,驿站的中转之土)。

三、纳音五行的命理意义

在传统命理中,生年纳音被视为“先天命格”的核心(如甲子年出生者为“海中金命”),代表一个人的先天特质与潜在能量。例如:

海中金命(甲子、乙丑):金藏于海,需“火炼”(机遇或挑战)才能激发潜力,象征“内敛但有爆发力”;

剑锋金命(壬申、癸酉):金如剑刃,刚硬锐利,象征“果断有决断力”;

大林木命(戊辰、己巳):木在大地,生命力旺盛,象征“适应能力强”。

纳音五行需结合天干地支的五行生克(如金生水、水生木)、命格组合(如是否有官星、财星)综合判断,是中国传统命理预测的重要工具之一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