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你从八字看伤病所在

admin

从八字看伤病,核心逻辑是五行平衡理论——命局中过旺、过弱、被冲克、被合化的五行,对应身体相应部位的隐患;同时结合宫位(年月日时)定位伤病位置,十神(伤官、七杀、羊刃等)判断伤病类型。以下是具体步骤与技巧:

一、之一步:定位伤病位置——宫位与五行、干支对应

八字的年月日时四柱分别对应身体不同部位,结合天干(外在表象)、地支(内在本质)及五行属性,可精准定位伤病区域:

教你从八字看伤病所在

1. 宫位对应

年柱:主头部(脖子以上),涵盖脑神经系统、眼目、耳朵、头发、面部、牙齿等;

月柱:主胸部(肩至腰),涵盖心肺、肝胆、、上肢、呼吸道等;

日柱:主腹部(含胯部),涵盖肠胃、肾盂、泌尿系统、生殖系统、腰腹等;

时柱:主下肢(腰以下),涵盖大小腿、脚踝、膝盖、足部等。

2. 天干地支五行对应

天干:甲木(头部、头发)、乙木(颈部、神经)、丙火(脑神经、眼目)、丁火(心脏、血液)、戊土(面部、鼻)、己土(脾、肌肉)、庚金(头骨、牙齿)、辛金(肺、呼吸道)、壬水(耳道、脑供血)、癸水(肾、泌尿)。

地支:子水(耳道)、寅木(头、脑神经)、卯木(肝、上肢)、辰土(脾、胃)、巳火(面门、咽喉)、午火(心脏、眼目)、申金(大肠、呼吸道)、酉金(肺、精血)、亥水(肾、血液)。

例如:甲木在年柱受克,多主头部(头发、脑神经)有伤;卯木在月柱受损,易引发肝胆或上肢疾病。

二、第二步:判断伤病根源——五行失衡分析

伤病的本质是五行失衡,需重点关注以下四种情况:

1. 过弱之五行

命局中某一五行力量极弱(无根、无生),易被旺相五行克制,对应身体部位易患慢性虚证。

例:木过弱(无根、无水生),易患肝胆疾病(木主肝)、筋骨疼痛(木主筋骨);

例:水过弱(无根、无金生),易患肾、泌尿系统疾病(水主肾)。

2. 过旺之五行

命局中某一五行过旺但无制化(无克、无泄),其本身或所克泄的五行对应部位易患病。

自身致病:如水过旺无土克、木泄,易患肾脏、泌尿系统疾病(水主肾);

克泄致病:如木过旺克土,易患脾胃疾病(土主脾胃);火过旺克金,易患肺部、呼吸道疾病(金主肺)。

3. 被冲克的五行

命局中某一五行遭受冲克(如子午相冲、卯酉相冲),对应部位易受外伤或急性损伤。

例:卯酉相冲(卯木主肝胆、四肢),若卯木受伤,易出现肝胆疼痛、四肢骨折;

例:子午相冲(子水主膀胱、泌尿),若子水受伤,易患膀胱炎、尿道炎。

4. 被合化的五行

命局中某一五行合化成功(如甲己合化土、乙庚合化金),改变其原有特性,对应部位易患功能异常。

例:甲己合化土(土气过重),易患脾胃疾病(土主脾胃);

例:乙庚合化金(金气过重),易患肺部、呼吸道疾病(金主肺)。

三、第三步:识别伤病类型——十神特征判断

十神(伤官、七杀、羊刃等)是伤病的“信号灯”,其组合与旺衰可直接提示伤病类型:

1. 伤官透干而气盛

伤官为“泄身之物”,若透干且旺相(有根、得月令),易因疾病或外伤留下疤痕;若伤官过旺被冲,甚至可能伤残。

例:伤官为丙火(火主眼目),透干且旺,易在面部或眼目留下疤痕;

例:伤官为木(木主四肢),透干且旺,易因外伤导致四肢疤痕。

2. 七杀、羊刃并显

七杀(克身)、羊刃(劫财,主刚暴)均为“凶神”,二者并显(同时出现在命局),易因争斗、意外导致肢体伤残。

例:七杀为庚金(金主肺、呼吸道),羊刃为申金(金主筋骨),并显且旺,易因打架、车祸导致筋骨伤残;

例:七杀为丙火(火主眼目),羊刃为巳火(火主血液),并显且旺,易因意外导致眼目或血液疾病。

3. 伤官与官杀同透

伤官(克官)与官杀(克身)同透天干,易头面显眼处带伤破相(官杀主头面)。

例:伤官为丁火(火主眼目),官杀为丙火(火主头部),同透天干且旺,易在额头、眼睛等部位受伤。

4. 火炎土燥或稼穑格

火炎土燥(火多土焦)或稼穑格(土多且旺),易因火土过盛导致血光、刀刃之灾(火主血、土主肉)。

例:八字火多土焦,易遭火灾、烫伤或手术出血;

例:八字土多(戊己土),易因车祸、重物砸伤导致肉体损伤。

四、第四步:结合实例验证(以常见情况为例)

案例1:八字年柱为甲木(头部),被庚金(金克木)冲克,易患头部疾病(如头痛、脱发)或面部受伤(如疤痕);

案例2:八字月柱为卯木(肝胆、上肢),被酉金(金克木)冲克,易患肝胆疾病(如肝炎、胆囊炎)或上肢骨折;

案例3:八字时柱为亥水(肾、泌尿),被巳火(水克火)冲克,易患肾结石、尿路感染等疾病;

案例4:八字伤官为丙火(眼目)透干且旺,被壬水(水克火)冲克,易在眼目部位留下疤痕(如烫伤、手术疤)。

需注意的是,八字看伤病仅为传统命理学的参考 *** ,实际健康状况受生活习惯、环境、医疗等多种现实因素影响,不可完全依赖命理推断。若想了解自身健康隐患,建议结合体检与养生调理,才是根本之道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