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传统历法推算的入梅、出梅时间
根据民间长期使用的干支历法及传统农谚“芒种后逢丙日入梅,小暑后逢未日出梅”,2025年入梅、出梅时间可精准推算如下:
入梅日期:2025年芒种节气为6月5日(乙巳日),芒种后的之一个丙日为6月6日(丙午日),故入梅时间为6月6日;
出梅日期:2025年小暑节气为7月7日(丁丑日),小暑后的之一个未日为7月13日(癸未日),故出梅时间为7月13日。
据此计算,2025年梅雨季持续时长约38天,较多数年份(2030天)明显偏长。
二、气象部门监测的梅雨季进程
国家气候中心(中国气象局)依据《梅雨监测指标》(GB/T 336712017),对梅雨区(江南、长江中下游、江淮)的入梅时间进行了标准化监测:
江南区(如浙江、江西、湖南等地):6月7日入梅,较常年平均(6月9日)偏早2天;
长江中下游区(如上海、江苏、安徽等地):6月7日入梅,较常年平均(6月14日)偏早7天;
江淮区(如河南、湖北北部等地):6月19日入梅,较常年平均(6月23日)偏早4天。
气象部门的监测结果与干支历法的推算结果基本一致,均指向2025年梅雨季整体偏早的特征。
三、2025年梅雨季的主要特点
1. 入梅时间早:江南、长江中下游区入梅时间较常年偏早57天,为近10年较早的入梅年份之一;
2. 梅雨期偏长:传统推算的38天梅雨期,较常年平均(2030天)多出818天,需警惕持续降水引发的洪涝、内涝等灾害;
3. 强对流天气活跃:入梅后,短时强降水、雷雨大风、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可能频繁发生,需加强防范。
需要注意的是,梅雨季的具体天气变化仍受大气环流、海洋温度等多种因素影响,传统推算与气象监测结果可作为参考,实际天气情况需以当地气象部门的最新预报为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