腊八节为了纪念谁 关于腊八节的童谣儿歌

admin

佛教纪念:释迦牟尼成道日: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(乔答摩·悉达多)在成佛前曾苦行多年,形销骨立,后遇牧女献乳糜(用杂粮、野果熬成的粥),食后体力恢复,于农历十二月初八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。佛教徒为纪念这一事件,每年此日举行法会,以粥供佛,逐渐形成“佛成道节”的传统。

民间纪念:岳飞与“千家粥”:相传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率部在朱仙镇抗金时,正值数九寒天,岳家军衣食不济。当地百姓纷纷送来杂粮粥(称为“千家粥”),岳家军饱餐后大胜而归。岳飞遇害后,人们为纪念他,每年腊月初八便用杂粮豆果煮粥,这一习俗逐渐流传开来。

历史传说:朱元璋与“腊八粥”:元末明初,朱元璋落难监牢时,正值寒冬,他从老鼠洞中刨出红豆、大米、红枣等七八种杂粮,熬成粥充饥。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,称帝后将此日定为腊八节,并将杂粮粥命名为“腊八粥”,以纪念这段经历。

腊八节为了纪念谁 关于腊八节的童谣儿歌

关于腊八节的童谣儿歌

腊八节期间的童谣儿歌多以“腊八粥”“过新年”为核心,语言通俗、节奏明快,充满节日氛围,常见的有以下几首:

《小孩小孩你别馋》(北京版本):“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,过了腊八就是年;腊八粥,喝几天,哩哩啦啦二十三;二十三,糖瓜粘;二十四,扫房子;二十五,冻豆腐;二十六,去买肉;二十七,宰公鸡;二十八,把面发;二十九,蒸馒头;三十晚上熬一宿;初一、初二满街走。” 这首童谣将腊八节与春节习俗串联,传递出“过了腊八就是年”的节日期待。

《腊八腊八》(山西版本):“腊八腊八,冻掉下巴。腊七腊八,冻死寒鸭;腊八腊九,冻死小狗;腊九腊十,冻死小人儿。腊八,祭灶,新年快到;闺女要花,小子要炮,老妈子吃着桂花糕,老头子戴着新毡帽。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!” 此童谣以夸张的“冻掉下巴”形容腊八的寒冷,同时融入了祭灶、新年采购等习俗,充满生活气息。

《腊八到,过年了》(通用版本):“腊八到,过年了。爷爷好喝老白烧;奶奶爱吃胡花椒,妈妈要扯花布料,娃娃要响炮,乐得爸爸哈哈笑。” 童谣通过描绘家庭成员的新年愿望,展现了腊八节前后家庭的热闹与温馨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