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四节气花信风是什么

admin

二十四节气花信风(简称二十四番花信风、二十 *** )是中国传统的物候概念,指自小寒至谷雨这八个节气、共二十四候,每一候约有五天,以一种当令花卉的开放作为该候的“花信”,象征时序更替。古语“五日谓之候,三候谓之气”,花信风因此成为依节气观察开花与节令的民间体系;其记载可上溯至五代南唐徐锴《岁时广记》中的“风信”之称,至宋代渐成体系,明清典籍如《广群芳谱》亦有详列。该体系既反映自然节律,也曾被用于掌握农时、安排农事。

时间范围与结构

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—谷雨为框架,共8个节气 × 每气3候 = 24候。

二十四节气花信风是什么

古制以五日为一候,三候成一节气,八气合计约一百二十天。

每一候选取一种花期最稳定的花卉为代表,形成“二十四番花信”。

花信风顺序一览

节气 | 一候 | 二候 | 三候

小寒 | 梅花 | 山茶 | 水仙

大寒 | 瑞香 | 兰花 | 山矾

立春 | 迎春 | 樱桃 | 望春

雨水 | 菜花(油菜花) | 杏花 | 李花

惊蛰 | 桃花 | 棣棠 | 蔷薇

春分 | 海棠 | 梨花 | 木兰

清明 | 桐花 | 麦花 | 柳花

谷雨 | 牡丹 | 荼蘼 | 楝花

说明:各地因气候差异,具体花期可能有前后浮动,上表为通行次序与代表花卉。

文化与应用意义

作为传统物候历,花信风帮助民众感知季节、安排农事节律,并与诸多农谚相伴流传。

在文学艺术中,花信风常被用作时序意象与审美符号,历代诗词多有题咏,体现了中国人“以花纪时”的文化传统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