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保持逝者体面:传统丧葬中,逝者需在家中停留几日接受亲友吊唁,干净整洁的寿衣可避免遗体腐烂带来的视觉不适,体现对逝者的尊重。
2. 寄托美好祝愿:“寿”字象征健康长寿,寿衣上的吉祥图案(如五蝠捧寿、莲花)寓意逝者在另一个世界幸福美满,同时给生者带来心理慰藉。
3. 保护遗体与环境:古时无有效防腐措施,寿衣的多层设计可防止遗体腐烂渗出液体污染环境,同时减少搬运时对遗体的碰撞伤害。
4. 符合传统认知:民间认为死者需“穿新衣”上路,避免“光着身子见”,这是对生命终结的基本礼遇。
二、穿寿衣的顺序
1. 准备工作:穿寿衣前需用温水擦拭逝者身体,整理仪容(如剃头、洗脚),确保遗体洁净。
2. 基础衣物:先穿下裤(衬裤→棉裤→罩裤,从内到外),再穿上衣(衬衣→夹衣→棉衣→罩衣,同样从内到外),遵循“先下后上”的原则,避免宽大下摆影响裤子穿着。
3. 鞋袜与配饰:最后穿寿鞋(布底、底贴莲花图案,寓意“脚登莲花上西天”),并佩戴寿帽、寿枕(头枕云彩造型、脚枕莲花造型)、寿被(铺金盖银,即铺黄色褥子、盖白色被子)等配饰。
三、穿寿衣的讲究
1. 材质禁忌:优先选择棉、娟材质(“娟”与“眷”同音,表思念);忌用缎子(“缎”与“断”同音,寓意“断子绝孙”)、皮毛(古人认为会让逝者来世变成兽类,《淮南子》有“葬死人者,裘不可藏”的记载)。
2. 颜色规范:男性多选蓝色、灰色、黑色(庄重肃穆);女性多选红色、紫色(喜庆祥和);80岁以上“喜丧”可选红色(寓意后辈红红火火);年轻逝者用淡色(如绛紫、朱红)。
3. 件数吉数:寿衣件数必须为单数(上衣+裤子,如三领二腰=5件、四领三腰=7件),单数象征“吉祥”;80岁以上可增加件数(如9件),寓意“身份尊贵”。
4. *** 与穿戴者:古时60岁以上需提前准备寿衣(避免突发离世无衣可穿),现在可根据老人意愿调整;男性逝者由儿子/女儿穿戴(儿媳协助),女性逝者由女儿/儿媳穿戴(女儿协助);独生子女家庭由独生子女穿戴(长辈协助);无子女家庭由侄子/侄女或殡仪人员穿戴。
5. 细节避讳:寿衣多用无扣、盘扣或系带(“扣子”有“扣留”之意,避免束缚逝者脚步);寿鞋需咽气后穿(寓意“踏上黄泉路”);穿寿衣时不能坐姿或扣过来穿(保持遗体尊严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