柬埔寨十二生肖塔,高棉语名称为“Prasat Suor Prat”(意为“走绷索者之塔群”),位于吴哥城(大吴哥)通王城内,紧邻斗象台,是吴哥古迹群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这些塔由阇耶跋摩七世(Jayavarman VII)于12世纪末下令建造,属拜云建筑风格(Bayon Style),整体呈红土色,历经千年风雨侵蚀,塔身已显斑驳,但仍保留着古朴的历史质感。
名称由来:与中国十二生肖的关联
十二生肖塔之所以被称为“十二生肖塔”,是因为塔身上雕刻有与人类生肖类似的动物形象,与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(鼠、牛、虎、兔、龙、蛇、马、羊、猴、鸡、狗、猪)有一定对应性。尽管部分塔的动物雕刻因岁月侵蚀已难以辨认,但这一名称仍延续至今,成为游客对这座神秘塔群的直观称呼。
用途争议:从“天狱”到表演场所的多种说法
关于十二生肖塔的具体用途,历史文献与学术研究中存在多种观点:
审判与忏悔之所:据元朝使节周达观《真腊风土记》记载,古代高棉人若遇纠纷无法决断,会将当事人关入对应生肖的塔中,通过“天狱”考验——无理者会因恐惧或愧疚生病,有理者则无明显不适,以此作为裁决依据。这种说法赋予了塔群“古代法院”的色彩。
表演场地:部分学者推测,塔与塔之间曾架设绷索或索桥,供杂技演员为国王及大臣表演高空走绳索,是古代宫廷娱乐的重要场所。
守卫与象征:也有观点认为,塔群对称分布在通王城中央广场两侧,主要功能是守卫皇城核心区域,其建筑布局象征着高棉王朝的法治威严。
建筑特征:抽象造型与历史痕迹
十二生肖塔共有12座,排列整齐,每座塔均为方形基座,向上逐渐收缩,塔身雕刻有动物浮雕(如狮子、猴子等,部分已模糊)。与中国十二生肖的具象雕刻不同,这些塔的造型更为抽象,难以直接分辨对应的生肖。塔群整体朝向胜利门,正对通王城内的更高法院遗址,彰显了其在古代高棉社会中的重要地位。
旅游提示:游览建议与周边联动
十二生肖塔位于通王城内,可从胜利门进入,沿道路直行至斗象台前即可到达。作为吴哥古迹的一部分,塔群通常与斗象台、巴戎寺等景点一同被游客纳入游览行程。尽管塔身已显荒凉,但其在热带丛林中的沧桑感仍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拍照场景,尤其是日落时分,塔影与丛林的结合更显神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