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州提亲到结婚的流程

admin

贵州传统婚俗注重仪式感与家族认同,从提亲到结婚需遵循一系列约定俗成的步骤,融合了“请媒”“合婚”“哭嫁”等特色环节,以下是详细流程:

1. 请媒

传统上,男女双方谈婚论嫁时,需由媒人(或“月老”)牵线搭桥。媒人通常由男方家庭邀请,需具备良好口碑,能说会道。也有女方主动托媒的情况,称为“啃猪脑壳”(调侃媒人主动“揽生意”)。媒人受请后,会携带酒菜、红纸包等礼物,前往女方家说媒,介绍男方家庭情况、心意及婚姻诉求。

贵州提亲到结婚的流程

2. 提亲

媒人带开口茶(糖果1斤、面条1把)作为初次提亲的信物,前往女方家。女方家若对男方有好感,会留媒人吃饭,但不收礼物,仅表示“需征求舅家及亲房意见”;若不同意,则以“女儿还小,需多学见识”婉拒。此后,女方家会通过媒人对男方进行口头考察(如人品、家境、职业等),若满意则“放话”收下茶礼,提亲初步成功。

3. 看人户

女方若有意,会选黄道吉日或赶场天,由媒人陪同姑娘及母亲前往男方家“考察”。女方无需带礼品,男方需大酒大肉热情接待,展示家庭经济实力与待客诚意。女方回家时,男方需赠送姑娘一套新衣;若女方接受,需向男方索取鞋样,缝制一双新布鞋送给男方,象征“定情”,亲事基本确定。

4. 递书子

双方同意后,男方用红纸折叠成书子(类似信封),内写“天桥已架,鸿沟已清,谨听媒介,一允千金”等句子,表示正式认可婚事(称为“准书”)。媒人将书子与礼品(糖果、肉、衣料等)送交女方,女方祖父母、外祖父母及伯叔等内亲各一份。递书子后,双方建立“亲家”关系,逢年过节需互相走动,准女婿需携带礼物敬奉女方父母。

5. 讨庚(合八字)

男方请阴阳先生(或算命先生)选黄道吉日,带酒、肉、面条、衣物等礼品前往女方家“讨庚”(讨要女方生辰八字)。女方家同意后,会将女方庚书(写有“坤造”及出生年月日)写在红纸上,交给男方。男方将男女双方八字合婚,若八字相合(无冲克),则择吉日成亲;若八字不合,部分家庭会选择“破解”(如调整婚礼日期、佩戴避邪物件),或推迟婚期。

6. 打嫁奁(备嫁妆)

女方出嫁时,父母需备全堂嫁奁(涵盖内房、火堂屋、堂屋家具)。内房包括一对花柜、一对楠木箱子、一对床柜、大小柜子、四个独凳、圆盒、铁夹蚊帐及至少五床被子;火堂屋有碗柜、小方桌、四张小木椅、洗脸架、脸盆、大脚盆、火盆锅;堂屋有大四方桌、长板凳。部分家庭还会陪送农具(如晒席、锄头、犁耙)。做嫁奁家具前需“看日子”,并举行开黑仪式(祭鲁班祖师),家具漆成红色,象征“红火喜气”。

7. 打婚床

婚床需由福人(父母健在、儿女聪慧) *** ,床枋木优先选枣子树(早生贵子)、柿子树(多儿多女)、柏香木(贵气)或梨子木(夫妻和美)。床的长宽需合“六”(如六尺六寸×四尺六寸,寓意“福禄”)。婚床完工后,用红色花纹涂料打底,油生漆使其明亮如镜,木匠需赐封主人几句吉语(如“百年好合,早生贵子”),主人需给喜钱,并以围腰、公鸡等礼物相赠。

8. 哭嫁

新娘婚前半月需“开声”哭嫁,以悲切哭声、叙事诗形式倾诉对父母、哥嫂、姐妹的思念与离别之情。哭嫁内容包括“哭爹娘”(感谢养育之恩)、“哭哥嫂”(叮嘱照顾父母)、“哭姐妹”(不舍相伴时光)等。哭嫁时,新娘用红帕掩面,伴娘端盘子站在一旁,亲朋好友会丢上35元钱表示安慰(称为“谢哭”)。民间认为,哭嫁越厉害,新娘越贤惠,婚姻越幸福。

9. 开脸

新娘出嫁前需“开脸”(去除额前汗毛、绞掉眉毛),象征“告别少女时代”。开脸需由父母健在、夫妻成对、儿女满堂的婶娘或嫂子操作。先用男方送来的黄杨木梳子将新娘辫子松开,扎上红头绳,盘成“盘龙髻”,再用麻丝将眉毛绞成柳叶状,最后绞尽面部汗毛。开脸后,新娘正式成为“妇人”。

10. 花圆酒(女方婚礼前一天)

婚礼前一天,女方家举办“花圆酒”(意为“花好月圆”),邀请亲朋好友赴宴。礼物多为布匹、服饰、盆碗、箱子或钱币,舅舅作为至亲需坐“头班席”(首席)。新娘需到席间向客人逐一“游哭”(哭谢),若遇长辈劝慰,往往会忍不住痛哭,表达对家人的不舍。

11. 迎亲

婚礼当天,男方带迎亲团(包括新郎、父母、伴郎、挑担人等)前往女方家。若两家距离近,可走路迎亲;若距离远,则乘婚车。迎亲路线需提前规划,避免迟到。到达女方家后,需燃放鞭炮,男方挑担人将礼品(如烟酒、糖果、衣服)交给女方,女方家会热情接待。新娘需等新郎完成“闯关”(如回答问题、发红包)后,才会出门。

12. 拜堂

新娘接到后,由牵娘(伴娘)挽扶前往男方家。男方家需在堂屋摆放龙凤烛、新被条,燃放爆竹、唢呐。拜堂时,新人并排而立,先拜天地(祈求风调雨顺),再拜祖宗(感恩祖先庇佑),最后拜高堂(感谢父母养育之恩)。拜堂结束后,新人需向亲友鞠躬,仪式完成。

13. 婚宴

拜堂后,男方家举办婚宴,邀请亲朋好友赴宴。传统上,女方家需在自家招待女方亲友(称为“女方席”),男方家招待男方亲友(称为“男方席”)。现在多为合并举办,新人需逐桌敬酒,感谢亲友的到来。婚宴菜品需丰盛,通常有鸡、鱼、猪肉等“硬菜”,象征“年年有余”“吉祥如意”。

14. 回门

婚后第三天,新人需带礼物(如烟酒、糖果、衣服)前往女方家“回门”(又称“归宁”)。女方家需设宴款待新人,新娘需向父母、哥嫂行礼,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。回门后,婚礼流程基本结束,新人开始新的生活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