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名词
本义:弓声
“弘”的甲骨文字形从“弓”从“口”(或“厶”,为“口”之讹变),会意以嘴模拟弓弦发出的洪亮声音,本义指弓弦振动时的声响。如《说文》明确记载:“弘,弓声也”。
姓氏
“弘”为汉族及部分少数民族的常见姓氏,历史上有诸多名人。例如清初画家弘仁(本姓江,名韬,安徽歙县人,擅长山水画);唐代日本留学僧弘法(名空海,774—835),为日本真言宗的开宗祖师。
2. 形容词
大的(现多作“宏”)
古文中“弘”常通“宏”,表示体积、规模或程度超过一般。如《尔雅·释诂》:“弘,大也”;《诗·大雅·民劳》:“丧乱弘多”(指战乱灾祸极为严重);《书·顾命》:“弘璧”(指大璧)。
广大的
强调范围或领域的宽泛,如《论语·泰伯》中“士不可以不弘毅”的“弘”,指志向、胸襟的广阔;《易·坤·彖传》:“含弘光大”(包容广大、发扬光明)。
宽宏的
形容人的性情或度量包容、不计较,如“弘量”(宽宏的度量)、“弘宥”(宽恕)、“弘厚”(宽大忠厚)等。
3. 动词
扩大、推广、光大
表示使事物由小变大、由隐到显,如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”(人能够弘扬大道,而非大道使人伟大);“弘扬”(大力宣扬,如“弘扬传统文化”)。
宽容
指对人过错的谅解与包容,如“弘恕”(宽容)、“弘宥”(宽恕)。
二、常见组词与用法示例
弘愿:宏大的誓愿,如“立下弘愿,终身奉献教育”;
弘扬:大力宣扬,如“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”;
弘毅:抱负远大、意志坚定,如“士不可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”(《论语·泰伯》);
弘论:知识广博的言论,如“专家的弘论令人深受启发”;
弘旨:文章或言论的大旨,如“把握文章弘旨,才能理解作者意图”。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