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婚为什么要避开节气

admin

民间认为,结婚需避开二十四节气中“四立”(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)和“四至”(春分、秋分、夏至、冬至)的前一天,这些日子被称为“四绝日”(四季开始前的混沌状态)或“四离日”(四季过半的分界点)。传统习俗认为,此时宇宙气场处于混沌未开的状态,结婚会导致夫妻运势不稳定,感情易生波折,不利于婚姻长久。

2. 规避传统“鬼节”月份

农历三月(清明)、七月(盂兰盆节)、九月(重阳)是传统祭祀祖先的“鬼节”,民间认为这些月份阴气较重,办喜事会冲撞神灵、招惹晦气,影响新人婚后生活的平安顺遂。其中,农历六月因“半年”的谐音,有“六月娶半年妻”的说法,寓意夫妻只能甜蜜到年底,易生分离之兆,故也被视为不宜结婚的月份。

结婚为什么要避开节气

3. 避开气候与身体不适的节气

部分节气因气候特点不适合举办婚礼:如惊蛰、雨水时节多雷雨,会影响户外仪式的进行;白露、小雪、大雪、小寒、大寒等节气气温较低,新娘穿婚纱易受凉感冒,不利于婚礼当天的状态;农历五月的“五毒月”(含九毒日),民间认为此时阳气过旺、蚊虫滋生,不利于夫妻洞房的阴阳融合,甚至可能影响婚后生育。

4. 命理学与传统习俗的其他禁忌

传统命理学强调,结婚吉日需避开双方父母的生日,若与父母生辰重合,会“相冲犯煞”,不利于新人婚姻幸福;农历四月因“四”与“死”谐音,被认为不吉利,也需避开。

需要说明的是,随着时代变迁,现代年轻人对节气结婚的忌讳逐渐淡化,更多注重婚礼的个性化与情感体验,但传统观念仍作为文化传统影响着部分家庭的决策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