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春城无处不飞花,寒食东风御柳斜。日暮汉宫传蜡烛,轻烟散入五侯家。”诗的前两句以“飞花”“东风”“御柳”勾勒出长安寒食节的春日盛景,东风吹拂,柳絮纷飞,整个城市沉浸在春意之中;后两句则笔锋一转,写傍晚时分皇宫里传来蜡烛,轻烟袅袅散入权贵家中——民间禁火寒食,而权贵却能享受特权,用蜡烛照明。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寒食节的习俗,更暗含了对社会不公的讽刺。
2. 白居易《寒食野望吟》:扫墓祭祖的凄凉场景
“乌啼鹊噪昏乔木,清明寒食谁家哭。风吹旷野纸钱飞,古墓垒垒春草绿。棠梨花映白杨树,尽是死生别离处。冥冥重泉哭不闻,萧萧暮雨人归去。”诗中描绘了清明寒食时节人们扫墓的场景:乌鸦、喜鹊在昏暗的乔木上啼叫,旷野中纸钱随风飞舞,古墓周围春草萋萋,棠梨花与白杨树相映,处处是生死离别的哀伤。人们对着坟墓哭泣,但逝者已矣,哭声无法传达,最终只能在萧萧暮雨中归去。全诗充满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对生死的感慨。
3. 孟云卿《寒食》:他乡寒食的悲苦与贫居的艰辛
“二月江南花满枝,他乡寒食远堪悲。贫居往往无烟火,不独明朝为子推。”二月江南本是繁花似锦的季节,但诗人漂泊他乡,寒食节的氛围让他倍感悲苦。“贫居往往无烟火,不独明朝为子推”一句,既写出了贫居生活的艰辛——平日里就很少有烟火,更不必说寒食节禁火;又暗含了对介子推的纪念,将自己的悲苦与介子推的遭遇联系起来,深化了诗歌的情感。
4. 韦应物《寒食寄京师诸弟》:异乡思亲的深切思念
“雨中禁火空斋冷,江上流莺独坐听。把酒看花想诸弟,杜陵寒食草青青。”寒食节禁火,空斋里格外寒冷,诗人独自坐在江边听着流莺的啼叫。他举起酒杯,看着眼前的花,心中想念着京师的诸弟。最后一句“杜陵寒食草青青”,以景结情,杜陵的寒食节里草色青青,而自己却与亲人分离,思念之情愈发浓烈。
5. 杨万里《寒食上冢》:扫墓途中的愁绪
“迳直夫何细!桥危可免扶?远山枫外淡,破屋麦边孤。宿草春风又,新阡去岁无。梨花自寒食,进节只愁余。”诗的开头写扫墓的小路狭窄、桥危,营造出一种艰难的氛围;接着写远处的山枫叶淡,近处的破屋与麦田相伴,环境孤寂。颈联“宿草春风又,新阡去岁无”写坟上的宿草又长了一茬,而去年的新坟今年又添了新土,暗示时光流逝,亲人已逝。最后一句“梨花自寒食,进节只愁余”,梨花在寒食节里独自开放,而诗人却满心愁绪,无法排遣。
6. 苏轼《浣溪沙·淡荡春光寒食天》:闺中女子的闲愁
“淡荡春光寒食天,玉炉沉水袅残烟。梦回山枕隐花钿。海燕未来人斗草,江梅已过柳生绵。黄昏疏雨湿秋千。”词的上阕描绘了寒食节的春日景象:春光淡荡,玉炉中的沉水香袅袅升起残烟,女子从梦中醒来,山枕上隐约可见花钿。下阕写闺中女子的活动:海燕还未归来,女子们忙着斗草;江梅已过,柳絮飘飞;黄昏时分,疏雨打湿了秋千。全词以细腻的笔触写出了闺中女子的闲愁与孤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