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前,南方家庭会集中采购年货,包括食材(如腊肉、海鲜、新鲜蔬菜)、新衣、装饰品及糖果等,寓意“辞旧迎新”。家家户户会进行年终大扫除,彻底清扫房屋内外,扫除晦气,以崭新面貌迎接新春,这一习俗也被称为“扫尘”或“掸尘”。
二、祭祀与祈福:祭灶、祭祖与迎神
1. 祭灶:农历腊月廿四(部分地区为廿三),南方家庭会举行祭灶仪式,供奉糖瓜、水果等,祈求灶神“上天言好事,下界保平安”,保佑来年家庭平安、生活顺遂。
2. 祭祖:年夜饭前,南方许多地区(如广东、福建、浙江)会进行祭祖,在家中或祖宗堂摆设丰盛菜肴,点香烧纸,由家长带领晚辈跪拜,缅怀祖先,祈求祖先庇护家族兴旺。
3. 迎神:春节期间,部分地区(如福建、广东)会举行游神活动,将神像抬出巡游,沿途民众烧香祈福,寓意“迎祥纳福”,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。
三、传统仪式:贴春联、挂灯笼与行花街
1. 贴春联与福字:大年三十,南方家庭会在门上贴红春联、福字及年画,春联内容多为吉祥话(如“福星高照”“四季平安”),寓意驱邪避灾、迎接新春。
2. 挂灯笼:春节期间,南方家门口、街道会挂起大红灯笼,象征“红红火火”“团团圆圆”,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。
3. 行花街(逛花市):行花街是南方迎春的特色活动(如广州、深圳的花市),除夕前大街小巷摆满鲜花(如金桔、桃花、水仙),寓意“花开富贵”“大吉大利”,人们逛花市、买鲜花,为新岁增添生机。
四、年夜饭:团圆与寓意
年夜饭是南方春节的核心环节,全家团聚,菜肴丰盛且讲究寓意:
年糕:谐音“年高”,寓意“年年高升”,是南方年夜饭的必备食品(如广东、福建的萝卜糕、芋头糕);
鱼:象征“年年有余”,通常选用鲈鱼、鳜鱼等,烹饪方式以清蒸为主,保留原汁原味;
汤圆:部分地区(如江浙、福建)年夜饭会吃汤圆,象征“团团圆圆”“阖家幸福”;
鸡:寓意“吉祥如意”,多为白切鸡或盐焗鸡,保留鸡肉的原香。
五、特色活动:舞龙舞狮与游灯
1. 舞龙舞狮:春节期间,南方各地(如广东、福建、湖南)会有舞龙舞狮表演,龙狮队走街串巷,舞动时锣鼓喧天,寓意“吉祥繁荣”“驱邪避灾”,深受民众喜爱。
2. 游灯:元宵节期间,南方部分地区(如福建莆田、广东潮汕)会举行游灯活动,民众手持花灯(如宫灯、莲花灯)巡游,搭配猜灯谜、放烟花等项目,营造热闹非凡的节日氛围。
六、拜年与“利是”:传递祝福
1. 拜年:大年初一,晚辈会穿上新衣服,向长辈拜年,行跪拜礼或鞠躬礼,说吉祥话(如“恭喜发财”“身体健康”);长辈则会给晚辈压岁钱(南方称为“利是”),寓意“压祟驱邪”“平安顺遂”。
2. 回娘家:大年初二,出嫁的女儿会携夫婿、孩子回娘家(俗称“迎婿日”),带上年货(如水果、糕点),与父母团聚,增进亲情。
七、特色饮食:年糕、汤圆与其他风味
除了年夜饭的必备菜肴,南方春节还有许多特色饮食:
年糕:除了蒸制,还有炒年糕(如广东的腊味炒年糕、苏州的蟹粉炒年糕),口感软糯,酱香浓郁;
汤圆:有甜(芝麻、花生馅)、咸(鲜肉、菜肉馅)两种,部分地区(如宁波)会吃“酒酿圆子”,寓意“甜甜蜜蜜”“团团圆圆”;
其他:广东的“盆菜”(年夜饭大杂烩,包含海鲜、肉类、蔬菜)、福建的“芋角”(用木薯粉做的饺子替代品)、湖南的“打糍粑”(用糯米捶打而成,蘸白糖或黄豆粉)等,均体现地方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