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九,又称“冬九九”“交九”,是中国民间传统的计时方式,用于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的日期。其核心规则是从冬至日(或冬至逢壬日)开始,每9天为一个“九”,依次为一九、二九……九九,共81天。待“九九”结束,便是“九尽桃花开”,标志着寒冬过去、春暖花开。
数九的起源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,《荆楚岁时记》中已有“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,为寒尽”的记载。古人发明数九,既是为了应对漫长冬季的心理需求(缓解对寒冷的恐惧),也是农耕社会的气候规律——通过数九判断寒暑更迭,指导农耕生产。
二、数九期间的饮食建议
数九寒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,饮食需以“温补、驱寒、增强免疫力”为核心,同时兼顾营养均衡。以下是具体的饮食方向及推荐:
1. 温补肉类:补充蛋白质与阳气
寒冷天气需要足够的能量抵御严寒,肉类是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。常见的温补肉类包括:
羊肉:性温热,具有补肾壮阳、温补气血、开胃健脾的功效,适合“三九”“四九”等最冷时段食用。推荐做法有清炖羊排(连汤带肉,暖身效果佳)、当归生姜羊肉汤(补血驱寒,适合体虚人群)。
鸡肉:民间有“一九一只鸡”的习俗,鸡肉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,能提高生理机能、预防感冒。推荐做法有鸡肉蘑菇炖粉条(搭配蘑菇、粉条,营养丰富)、当归鸡汤(温补气血)。
牛肉:性温,能补脾胃、益气血、强筋骨,适合冬季进补。推荐做法有胡萝卜炖牛肉(搭配胡萝卜,补充维生素A)、土豆烧牛肉(软烂易吸收)。
2. 根茎蔬菜:补充维生素与抗寒物质
根茎类蔬菜耐储存、富含维生素和抗寒成分,是数九期间的“当家菜”:
白萝卜:素有“人参”之称,能提高免疫力、预防感冒,还能缓解脾胃虚弱、咳嗽痰多。推荐做法有白萝卜炖羊肉(荤素搭配,去腻增香)、清炒白萝卜丝(清淡爽口)。
白菜:富含维生素C,能增强免疫力、抵御寒冷,还能缓解冬季干燥、预防感冒。推荐做法有白菜炖豆腐(清淡鲜美)、醋溜白菜(开胃下饭)。
洋葱:含特殊辛辣成分,能促进血液循环、提升阳气、产生热量,缓解寒冷感。推荐做法有洋葱炒肉(搭配瘦肉,营养均衡)、洋葱拌木耳(清爽开胃)。
3. 坚果与豆类:补充能量与微量元素
坚果与豆类富含蛋白质、不饱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,能补充能量、增强体质:
坚果:如花生、核桃、栗子、榛子等,性味偏温热,能御寒、增强体质。但需注意适量,避免上火。
豆类:如大豆、红豆、黑豆等,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和无机盐,能补充热量、增强免疫力。推荐做法有红豆薏米粥(祛湿健脾)、黑豆豆浆(固肾益精)。
4. 水果与粥品:补充水分与易吸收营养
水果:冬季气候干燥,需多吃水果补充水分、滋阴养肺。推荐梨(润肺清燥、止咳化痰)、橙子(补充维生素C、增强免疫力)。
粥品:粥利于消化吸收,适合冬季食用。推荐羊肉粥(温补驱寒)、小米南瓜粥(健脾养胃)、八宝粥(营养均衡)。
需注意的是,数九进补需避免盲目,如爱上火的人群应减少辛辣、油腻食物的摄入,保持饮食多样化,避免营养过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