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婚出嫁要怎么选时辰

admin

在传统婚俗中,结婚出嫁的时辰选择不仅是流程安排的一部分,更承载着对新婚夫妇婚姻顺遂、家庭和谐的美好祈愿。其核心逻辑围绕“天时地利人和”,需兼顾传统禁忌、命理契合与现实可行性。

一、选时辰的核心依据

1. 以新娘八字为核心,兼顾新人八字合婚

结婚出嫁要怎么选时辰

传统习俗认为“女靠行嫁年”,新娘的生辰八字是选时辰的关键依据。需结合新娘的出生年月日时(四柱),推导其“行嫁大利月”(如正月、七月为属鸡兔姑娘的大利月),再从中选择与新娘八字五行相生(如新娘喜金则选申酉时)、无冲克(如新娘地支为卯则避酉时)的时辰。需兼顾新郎八字,避免双方八字相冲(如男方属鼠则避午时),确保夫妻宫(日柱地支)不相刑、不相害。

2. 参考黄道吉时,避开黑道凶时

黄道吉时是传统择时的重要参考,通过“十二建除”(青龙、明堂、金匮等为吉,天刑、朱雀、白虎等为凶)判断时辰吉凶。例如,寅申日选子时(青龙吉时)、卯酉日选寅时(明堂吉时),可借助专业黄历或工具(如婚礼纪“生辰择吉日”)查询当日吉时。

3. 结合婚礼流程,确保环节顺畅

时辰选择需适配婚礼实际流程:若婚礼中午12点举行,新娘出门吉时可选早上910点(预留化妆、接亲时间);若晚上6点举行,出门吉时可选下午34点(避免赶时间慌乱)。需提前规划好接亲、迎宾、仪式等环节的时间节点,确保时辰合理。

二、需规避的关键禁忌

1. 避开传统凶煞日与时段

三娘煞日:每月初三、初七、十三、十八、廿二、廿七,相传三娘会破坏新人喜事,不宜结婚;

杨公忌日:每月十三、十一、初九等13个日子(如正月十三),传统认为不宜办喜事;

黑道凶时:如申时(1517点)犯“白虎煞”,易引发口舌;亥时末(2223点)“勾陈司夜”,阴气渐盛,均需避开。

2. 避开父母生辰正日

传统习俗中,父母生日的正日不宜嫁娶(如母亲生日为农历五月十五,不宜选该日结婚),但当月其他时间可考虑。

3. 结合现实情况调整

需考虑双方工作、学习安排(如避开考试、项目攻坚期)、家庭参与便利性(如老人身体不适需避开其休息时间)及地域交通因素(如异地婚礼需预留往返时间)。

三、实用步骤参考

1. 之一步:收集信息

获取新人及双方父母的出生年月日时(精确到小时),明确婚礼大致日期范围(如“五一”“国庆”假期)。

2. 第二步:测算大利月与吉日

根据新娘八字算出“行嫁大利月”(如新娘属兔,大利月为正、七、八、十二月),再结合黄历选出该月内的吉日(避开三娘煞、杨公忌日)。

3. 第三步:推导吉时

用“起吉时歌”(如寅申须加子,卯酉却居寅)或专业工具,结合新人八字推导吉日对应的吉时(如寅申日选子时,卯酉日选寅时),优先选择“青龙、明堂、金匮、天德”等吉神值日的时段。

4. 第四步:适配流程与调整

将吉时与婚礼流程结合(如吉时为上午10点,需确保新娘8点出门、9点到达新郎家),若与现实冲突,可在不违背核心禁忌的前提下微调(如将吉时延后12小时)。

四、现代简化方式

若对传统命理不熟悉,可通过以下方式简化:

使用婚礼纪等APP的“生辰择吉日”工具,输入新人信息即可获取专属吉日吉时及解析;

咨询专业命理师或长辈,结合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给出建议。

选时辰的核心是“顺应传统但不拘泥”,需在尊重习俗的基础上,兼顾新人的实际需求与感受,让婚礼成为幸福生活的美好开端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