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式婚礼有哪些注意事项

admin

中式婚礼讲究“吉时吉日”,需结合新人及双方父母生辰八字选择,避开农历三月、四月、七月(三月七月为鬼魂活跃期,四月谐音“死”);所有婚品(聘礼、嫁妆、道具)需为双数(寓意“好事成双”);提前备齐传统道具:花轿、红盖头、火盆、马鞍、喜烛、鞭炮(或电子鞭炮替代)、龙凤褂/秀禾服等,确保无遗漏。

二、服装细节:传统与禁忌

1. 礼服选择:优先选龙凤褂(金线绣“龙凤呈祥”“子孙桶”等纹样,象征富贵)、秀禾服(牡丹、百合纹样,裙摆流苏显温柔)、马来褂(中西结合,南洋风情);避免大红色以外的礼服(二婚可选粉红、橙、金等色,避免冲撞传统)。

中式婚礼有哪些注意事项

2. 礼服禁忌:新娘礼服忌有口袋(寓意“带走娘家财运”);忌装饰鲜花(鲜花易枯萎,不吉利,莲花、石榴除外,象征“出嫁”“多子”);忌穿旧鞋(需全新,可选择柔软面料,敬酒时避免高跟鞋过高,确保舒适)。

3. 长辈穿搭:公婆穿暗调改良旗袍/套装(酒红、枣红、藏青,避免正红撞新娘);岳父母穿浅调旗袍/连衣裙(豆沙红、米白、浅金,显亲和);均需避免花哨装饰,重点在“合身”与“精致细节”(如珍珠耳环、细款玉镯)。

三、婚礼当天:流程与禁忌

1. 迎亲环节:新郎需带聘礼上门,新娘由兄弟(或表兄弟)背出家门(寓意“重视”);花轿起程前,需给轿夫红包(避免颠簸);新娘上轿后,媒人/伴娘需撑红伞护送(遮挡“天煞”,寓意“开枝散叶”)。

2. 进门仪式:新娘需跨火盆(象征“婚后红红火火”)、过马鞍(象征“合家平安”);新郎用如意秤杆挑开红盖头(“称心如意”);拜堂顺序为“一拜天地(向来宾鞠躬)、二拜高堂(向父母鞠躬)、夫妻对拜”(互相致意)。

3. 敬茶与改口:新人需向双方父母敬改口茶(茶水用如意秤杆沏,象征“称心”),父母会给红包(寓意“接纳”);敬茶前需提前告知主持人哪位家长发言,避免冷场。

4. 婚宴与送客:新人需换礼服(如秀禾服改晚礼服)向各桌敬酒;喜宴结束后,新人立于门口送客,忌说“再见”(寓意“再婚”),只需点头示意。

四、其他重要禁忌

1. 人员禁忌:孕妇、戴孝者(穿孝服或近期有直系亲属去世)不能目睹新人出门或过门(避免“血光之灾”);新娘出门时,姑嫂需回避(“姑”谐音“抓”,“嫂”谐音“扫”,不吉利)。

2. 行为禁忌:新娘离开娘家时需“哭嫁”(寓意“哭发哭发,不哭不发”),但到夫家后不可再哭;新娘忌踩门槛(门槛象征“门槛石”,踩踏会影响夫家财运,需跨过去);忌与新郎抢鞋(踩到新郎鞋有“羞夫”之意)。

3. 物品禁忌:新房床品需全新(象征“新生活”),忌放剪刀、利器(寓意“争吵”);忌放爬藤类植物(如绿萝、常春藤,象征“出轨”);忌放酒杯(“杯”谐音“悲”,寓意“久悲”)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