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特殊人群规避:部分地区忌讳孕妇、寡妇送亲,认为孕妇“双命”不吉利,寡妇“命硬”影响新人运势;还有“姑不娶、姨不送”的说法(“姑”谐音“孤”,“姨”谐音“疑”),认为姑姑、姨妈参与送亲会带来孤独或不吉利的情绪。
2. 生肖相冲禁忌:需避开与新人生肖相冲的人(如鼠与马、牛与羊、虎与猴等),传统认为相冲会破坏新人婚姻和谐。
3. 直系亲属限制:多数地方父母(尤其是母亲)不宜送亲,因父母不舍易引发离别伤感,影响婚礼氛围;部分地区新娘的亲姐妹也不能送亲。
二、送亲人员的理想选择
1. 身份要求:优先选择新娘的舅舅、叔伯、堂兄弟、表兄弟等男性长辈或平辈,象征“娘家有人”,体现女方家庭对婚礼的重视与底气;现代也可纳入新娘的闺蜜、伴娘团(需未婚),增添温馨感。
2. 人品与形象:需长相端庄、举止大方、有权威(如家族长辈),能应对婚礼中的各种场合;若选直系亲属,即使外貌普通,也需提前培训礼仪,避免失态。
3. 人数讲究:传统要求双数(如6、8、12人),寓意“成双成对”;需与男方接亲人数凑成“单去双回”(男方接亲单数,女方送亲单数,合并后双数),象征新人婚姻圆满。
三、送亲的关键流程讲究
1. 换鞋与抱/背仪式:新娘出门前需换新鞋(由新郎或兄弟更换),脚不能沾娘家地,寓意“不带走娘家财气”;部分地区要求兄弟背或抱新娘上婚车,强化“娘家守护”的象征。
2. 哭嫁传统:部分地区保留“哭嫁”习俗,新娘需哭诉对父母的感恩与不舍,寓意“哭发哭发,越哭越发”,认为哭声能为新人带来好运。
3. 路线与禁忌:送亲路线需提前规划,避开殡仪馆、墓地、医院等敏感场所,且不能走回头路(接亲路线不重复),寓意“婚姻一心向前,不走回头路”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