稍不注意,我又感冒了。这次快两周都没好,老婆催着我去趟医院。以前感冒我都是自己当“土医生”,去药店买点药应付,这次实在扛不住了才决定去医院。
挂了个“专家门诊”,接诊的是个五十来岁的医师,看着挺精神,问我:“住院不?”我一听慌了:“我这感冒还能住院?”他补了一句:“不住院也行,不过公费的话还是住院好。”我赶紧说自费,他又问:“打针还是吃药?”我忙摆手:“小时候打针差点吓晕,还是吃药吧。”他笑了:“国产还是进口?”我答:“国产,支持国货!”他一拍大腿:“有爱国精神!”
我看他迟迟不下笔,估计是被我的“专业”问住了,便壮着胆子说:“对了,还有西药和中成药之分,我选中成药;药量嘛……开两天就行,不用太多。”他瞪大眼睛盯着我:“你怎么懂这么多?”我挠挠头:“久病成医嘛!”他“哦”了一声,语气突然警惕起来:“那你倒是说说,我该给你开什么药?”
《“脚从不冒气”的大爷》
村里的胡医生遇到个有趣的老大爷。大爷捂着脚丫子进来,说:“医生,我这脚痒得厉害,还有死皮冒水!”胡医生打手势让他脱袜子,看完说是脚气。大爷瞪大眼睛反驳:“你瞎说!人爱生气的时候脚会冒气,我脚从不冒气,绝对不是脚气!”说完嘀嘀咕咕走了,留下胡医生哭笑不得——敢情大爷把“脚气”的“气”理解成了“生气的气”!
《“我不是医生”的争执》
上周带朋友带孩子去看中医,结果撞见俩医生“互掐”。朋友孩子脊柱侧弯,董医生(男)实在看不下去,上手给孩子正了正骨头——他其实早就不接骨科患者了。朋友结账时,刘医生(女)拦住他:“你就知道开药!脊柱正了气血会慢慢恢复,让孩子回家养着就行!”朋友急了:“是我要开的,孩子中学生熬夜多,没时间养!”
两人争执不下,刘医生又说起孩子鼻炎的事:“我能治,吃点中成药调理就行。”董医生反对:“别吃大药丸子,孩子受罪!回去吃我推荐的偏方,疗程短还便宜。”刘医生皱着眉:“那药丸子不祛根,孩子换季就犯病,多可怜!”董医生提高嗓门:“你叮嘱他坚持吃啊!你这不是不负责任吗?”刘医生气得笔都掉了:“到底谁不是医生?你图省事,让孩子遭几年罪?”
我赶紧打圆场,结果轮到我把脉时,刘医生被董医生“传染”了——她没给我开药,反而说:“你湿气重,回家喝红豆水就行,别花冤枉钱买药!”我急了:“我还有点胳膊酸呢!”她摆摆手:“红豆水搞不定再说,反正别乱吃药!”
《“忌酒?那喝啤的吧”》
村里的胡医生给个外伤患者开了头孢消炎药,特意叮嘱:“服药前后7天不能喝酒,不然会出问题!”患者答应着,转头又说:“那只能喝点啤酒了,不碍事吧?”胡医生急得直挥手:“啤的也是酒!哪怕喝一口都不行!”患者一脸无奈:“那我只能喝饮料了……”
《“我是装死”的泼妇》
村里有名的泼妇和丈夫吵架后,突然躺在床上装死,说:“我喝了农药,你们别管我!”家人慌了,赶紧找胡医生。胡医生背着药箱赶到,说:“赶紧洗胃,晚了命都没了!”他准备好工具,泼妇突然跳起来,边跑边喊:“我骗你们的!之前洗过一次胃,生不如死,才不想再受罪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