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干地支月对照表 十二天干地支对照表

admin

十天干(10个)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(其中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为阳干,乙、丁、己、辛、癸为阴干)。

十二地支(12个)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(其中子、寅、辰、午、申、戌为阳支,丑、卯、巳、未、酉、亥为阴支)。

二、干支组合(六十甲子)对照表

天干地支月对照表 十二天干地支对照表

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固定顺序两两组合(阳干配阳支、阴干配阴支),共形成60个基本单位,称为“六十甲子”。常见部分组合如下:

1. 甲子 → 2. 乙丑 → 3. 丙寅 → 4. 丁卯 → 5. 戊辰 → 6. 己巳 → 7. 庚午 → 8. 辛未 → 9. 壬申 → 10. 癸酉

11. 甲戌 → 12. 乙亥 → 13. 丙子 → 14. 丁丑 → 15. 戊寅 → 16. 己卯 → 17. 庚辰 → 18. 辛巳 → 19. 壬午 → 20. 癸未

21. 甲申 → 22. 乙酉 → 23. 丙戌 → 24. 丁亥 → 25. 戊子 → 26. 己丑 → 27. 庚寅 → 28. 辛卯 → 29. 壬辰 → 30. 癸巳

31. 甲午 → 32. 乙未 → 33. 丙申 → 34. 丁酉 → 35. 戊戌 → 36. 己亥 → 37. 庚子 → 38. 辛丑 → 39. 壬寅 → 40. 癸卯

41. 甲辰 → 42. 乙巳 → 43. 丙午 → 44. 丁未 → 45. 戊申 → 46. 己酉 → 47. 庚戌 → 48. 辛亥 → 49. 壬子 → 50. 癸丑

51. 甲寅 → 52. 乙卯 → 53. 丙辰 → 54. 丁巳 → 55. 戊午 → 56. 己未 → 57. 庚申 → 58. 辛酉 → 59. 厦门 → 60. 癸亥

三、十二月份干支对照表(固定地支+变化天干)

农历十二个月份的地支是固定的,天干则根据当年年份的天干确定,具体对应关系如下:

正月:寅月(天干随年干变化,口诀:“甲己之年丙做首”,即甲/己年正月为丙寅)

二月:卯月

三月:辰月

四月:巳月

五月:午月

六月:未月

七月:申月

八月:酉月

九月:戌月

十月:亥月

冬月(十一月):子月

腊月(十二月):丑月

举例说明:

若年份为甲辰年(天干为甲),正月为丙寅月、二月为丁卯月、三月为戊辰月……十二月为乙丑月;

若年份为己酉年(天干为己),正月为丙寅月、二月为丁卯月……十二月为乙丑月(与甲辰年正月相同,因天干均为甲/己类)。

四、2025年流月天干地支具体示例

2025年为乙巳年(天干为乙),根据口诀“乙庚之年卯为头”,正月为戊寅月,后续月份依次递推,全年流月干支如下:

一月(戊寅月):立春惊蛰(2月3日3月4日)

二月(己卯月):惊蛰清明(3月5日4月4日)

三月(庚辰月):清明谷雨(4月5日5月4日)

四月(辛巳月):谷雨立夏(5月5日6月4日)

五月(壬午月):立夏小满(6月5日7月6日)

六月(癸未月):小满夏至(7月7日8月6日)

七月(甲申月):夏至大暑(8月7日9月6日)

八月(乙酉月):大暑处暑(9月7日10月7日)

九月(丙戌月):处暑秋分(10月8日11月6日)

十月(丁亥月):秋分霜降(11月7日12月6日)

十一月(戊子月):霜降立冬(12月7日1月5日)

十二月(己丑月):立冬大雪(1月6日2月3日)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