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地支藏干是指每个地支中所隐藏的天干(又称“人元”),分为本气(力量最强,为地支本身的五行或临官之干)、中气(力量次之,为地支三合局或长生位的五行)、余气(力量最弱,为上一季节的收束之气)三类。以下是标准藏干表:
地支 | 藏干(本气→中气→余气) | 说明
子 | 癸 | 纯水之地,藏癸水本气
丑 | 己→癸→辛 | 土之本气(己),金墓库(辛),水余气(癸)
寅 | 甲→丙→戊 | 木之本气(甲),火长生(丙),土长生(戊)
卯 | 乙 | 纯木之地,藏乙木本气
辰 | 戊→乙→癸 | 土之本气(戊),木余气(乙),水墓库(癸)
巳 | 丙→庚→戊 | 火之本气(丙),金长生(庚),土长生(戊)
午 | 丁→己 | 火之本气(丁),土(己,火生土)
未 | 己→丁→乙 | 土之本气(己),火余气(丁),木墓库(乙)
申 | 庚→壬→戊 | 金之本气(庚),水长生(壬),土长生(戊)
酉 | 辛 | 纯金之地,藏辛金本气
戌 | 戊→辛→丁 | 土之本气(戊),金余气(辛),火墓库(丁)
亥 | 壬→甲 | 水之本气(壬),木长生(甲)
二、地支藏干正确搭配 ***
地支藏干的搭配需遵循五行生旺规律与命理传统规则,核心逻辑是“本气为基、中气为生、余气为源”:
1. 按“四正、四长生、四墓库”分类记忆
四正支(子、午、卯、酉):位于四季正中,五行纯度高,藏干仅为本气(阴干)。例如:子(癸)、午(丁)、卯(乙)、酉(辛)。
四长生支(寅、巳、申、亥):为五行长生之地(如寅为木长生、巳为火长生),藏干包括本气(阳干)、中气(长生位阳干)、余气(上一季阴干)。例如:寅(甲本气→丙中气→戊余气,戊为冬季水生木的余气)、亥(壬本气→甲中气→无余气,春季开始余气弱可忽略)。
四墓库支(辰、戌、丑、未):为四季末尾,五行杂糅,藏干包括本气(阳干)、中气(冠带位阴干)、余气(墓库阴干)。例如:辰(戊本气→乙中气→癸余气,乙为春季木余气、癸为冬季水墓库)、丑(己本气→癸中气→辛余气,癸为冬季水余气、辛为秋季金墓库)。
2. 结合“火土同宫”与“戊长生”规则
火土同宫:火生土,故火支(巳、午)中必藏土(戊),如巳藏戊、午藏己(己为土,火生土)。
戊长生在寅、申:寅为春季木旺,戊(土)需依附木生长,故寅藏戊;申为秋季金旺,戊需依附金收敛,故申藏戊。
3. 特殊情况的合理性解释
午藏丁、己:午为火本气,丁为火的阴干(本气),己为火生土(火旺则土生),符合“火土同宫”规则。
亥藏壬、甲:亥为水本气,壬为水的阴干(本气),甲为水生木(水旺则木萌),符合五行相生逻辑。
需注意,藏干搭配需遵循传统命理的一致性,避免随意增减。例如,部分口诀中“子藏壬癸”为错误,因子为纯水之地,仅藏癸水本气(壬为水帝旺,不在子支藏干中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