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七夕节对应的公历日期是8月29日(星期五),农历为二零二五年七月初七。这一日期是21世纪罕见的晚日期之一(本世纪仅2025年和2055年落在8月29日),主要因2025年农历闰六月导致节日顺延。
七夕节人们通常吃的传统食物
七夕节的饮食习俗以“巧”为核心,融合祈福、乞巧与爱情寓意,常见食物如下:
巧果(乞巧果子):更具代表性的七夕美食,又称“七夕果”,是油炸或烘焙的面食,造型多样(如花朵、动物),寓意“乞巧”(祈求心灵手巧)。古代女子通过 *** 巧果展示手艺,现代则演变为应节糕点。
巧芽面:用提前7天培育的豆芽(巧芽)作浇头,搭配手擀面。面条纤长象征“心连心”,豆芽寓意“生长”与“生机”,体现了对家庭和睦、生活顺遂的期盼。
巧酥/巧人:民间糕点铺 *** 的酥糖或点心,造型多为女子形象(俗称“巧人”),象征织女的巧手与美丽。传说吃了巧酥能提升手工技艺,是七夕节馈赠亲友的常见礼物。
炒豆茶/五子:厦门同安地区的传统饮品,用炒豆(如黄豆、花生)煮茶,清香甘甜,寓意生活甜蜜;福建、江浙等地流行吃“五子”(桂圆、红枣、榛子、花生、瓜子),象征“多子多福”,体现了对家族兴旺的向往。
鸡(公鸡):浙江、福建等地有七夕吃鸡的习俗,尤其是公鸡。传说牛郎织女夜晚相会时,公鸡报晓会导致分离,吃公鸡寓意“留住时光”,表达对有情人永不分离的期盼。常见做法有大盘鸡、白切鸡等。
石榴:福建东山岛、台湾等地的特色食物,石榴籽多且红,象征“多子多福”“爱情牢固”。七夕夜家人分食石榴,寓意团圆与子孙满堂。
巧巧饭:山东地区的集体乞巧活动,七个姑娘一起包饺子,将铜钱、针、红枣分别包入三个饺子。吃到铜钱者有福,吃到针者手巧,吃到枣者早婚,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共同祈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