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孙桶(子孙宝桶):需用大红布包裹,内装红花生、红枣、桂圆、五个红鸭蛋、爆米花、一捆筷子、一包卫生纸、柏树枝(寓意“早生贵子、多子多福”);另一个桶放满米,上面放置红枣、桂圆,两桶均贴红喜字,是传统嫁妆中的“子孙传承”核心。
红色脸盆:准备2个,一个盆内放新娘为公婆准备的皮鞋、袜子、帽子(鞋内塞3节花生、2块糖,寓意“新郎父母健康长寿、生活甜蜜”);另一个盆放健康秤、带籽万年青(象征“健康长寿、子孙绵延”),两盆均覆盖红喜字并点缀红枣、桂圆。
二、床上用品:寓意“和和美美”的核心组合
喜被:数量以4、6、8套为主(偶数为吉,寓意“成双成对、大吉大利”),其中百子被(绣有百子千孙图案)、龙凤被(龙凤呈祥图案)为传统首选,材质可选羽绒、羊毛、蚕丝等(象征“温暖、富足”)。
四件套/六件套:准备2套,颜色以红色、粉色等喜庆色调为主(搭配新房风格),用于铺新床,寓意“新生活红红火火”。
三、生活实用类:保障婚后日常的贴心准备
电器:根据家庭条件选择,常见组合为电视、冰箱、洗衣机、空调(“四大件”,提升生活便利性);若有需要可增加电饭煲、热水壶、挂烫机等小家电(“细节处见用心”)。
生活套装:包括拖鞋(男女各一)、睡衣(男女各一)、袜子(男女各一)、内衣裤(男女各一)、牙刷牙杯(2套)、沐浴露洗发水护发素(成对包装,寓意“成双成对”);另备红色毛巾、肥皂盒、喜娃娃(增添喜庆氛围)。
四、服饰首饰类:新娘与新郎的“门面担当”
新娘礼服:至少准备2套——婚礼当天礼服(出门纱、仪式纱、敬酒服,根据婚礼风格选择)、回门服(传统为红色,象征“团圆”);若有中式婚礼需求,需额外准备中式礼服(如秀禾服、龙凤褂)。
婚鞋:选红色(忌漏脚趾),数量2双——一双用于婚礼仪式(搭配礼服),一双用于日常(搭配便装);若新郎身高较高,可选择带跟款式(提升比例)。
首饰:包括三金(金项链、金戒指、金耳环,男方传统彩礼的一部分)、父母赠送的祖传首饰(如龙凤镯、翡翠挂件,象征“传承与祝福”)、红手绢(送给未婚女性,寓意“走桃花运”)。
五、其他重要物品:细节处的“仪式感”
压箱底:准备一个红色皮箱(或行李箱),内装压箱钱(金额宜为偶数,如6666、8888,寓意“顺顺利利”)、陪嫁衣物(新娘日常换洗衣物)、喜糖(用于婚礼当天发放);部分地区需在箱内放柏树枝(象征“平安”)。
红包:准备见面红包(给男方亲友,金额随当地习俗)、压兜红包(给男方长辈,如爷爷、奶奶,寓意“压岁祈福”);另备小孩红包(给男方家族小孩,金额较小,寓意“分享喜气”)。
六、注意事项:遵循传统与实际结合
陪嫁禁忌:忌陪送床、锅、钟(“床”谐音“丧”,“锅”象征“争吵”,“钟”谐音“终”,均为不吉);陪嫁物品宜为双数(如被子、脸盆、碗筷,寓意“好事成双”)。
送嫁流程:嫁妆需在婚礼前一天上午或当天入门之前送达男方家;需派近亲男童(如新娘胞弟)“押嫁妆”(现在多为随同前往,名为“押箱”);所有物品及车辆需系红绸布(象征“红红火火”);送嫁人员、车辆宜为双数(如2辆车、4个人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