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大礼(又称“大聘”)是中国传统嫁娶礼仪中男方纳征的核心环节,女方接收男方聘礼后,需回赠礼品以表尊重与祝福。其准备内容需兼顾传统寓意、家庭实际情况及地域习俗,核心围绕“吉祥、成双、心意”展开。
一、基础吉祥物品(通用款)
1. 茶叶与生果:需准备双数份(如两盒、四盒),包括荔枝干、龙眼干、核桃干、生花生等。其中,生果寓意“生生猛猛”,茶叶象征“婚姻坚定”(茶树不可移植,喻女子守约)。
2. 莲藕、扁柏、芋头、姜、石榴:各一对。莲藕寓意“佳偶天成”(藕断丝连,象征情感延续);扁柏象征“婚姻长青”(柏树四季常绿);芋头、姜谐音“添丁”“长久”,寓意早生贵子、婚姻长久;石榴象征“多子多福”。
3. 长裤、皮带、银包、鞋:长裤直接赠送未来女婿,寓意“长命富贵”;皮带、银包、鞋需成对,谐音“偕老”(“带”“包”“鞋”与“代”“抱”“偕”谐音),表达对新人的祝福。
4. 礼金:根据双方家庭经济状况协商,金额需为双数(避开3、4、7等不吉数字)。可分为“部分聘金”(回礼)、“女婿礼金”(替代衣物)、“家翁/家婆礼金”(给男方父母)等,体现对新人婚姻的支持。
5. 面条:两包,选长条形包装,寓意“婚姻长长久久”。
6. 糖果/白糖:两包,糖果象征“喜庆”,白糖寓意“生活甜甜蜜蜜”。
7. 红色包装礼盒:如营养品、糕点、牛奶等,包装必须为红色,象征“日子红红火火”。
二、地域特色回礼(常见款)
1. 广东地区:必含金莲藕船(寓意“佳偶天成”)、石榴一对(多子多福);部分地区会准备添丁姜、连理芋头(添丁发财)、桔子一对(大吉大利),以及大茶礼(含松糕、煎堆、红包等,象征“油麻茶礼”)。
2. 客家地区:侧重“忠贞”寓意,需准备发糕(升官发财)、椰子(有爷有子)、芝麻+茶叶(“种植不移”,喻女子守约)。
3. 潮州地区:强调“甜蜜长久”,回礼包括姜(添丁姜)、韭菜(长长久久)、吉饼(大吉大利)、冰糖/冬瓜糖(甜甜蜜蜜)、红纸包黑金(旺碳,寓意新旺)。
4. 福州地区:核心为芝麻+茶叶+油麻茶礼(“种植不移”,喻婚姻坚定)。
5. 海南地区:寓意“早富”,需准备有壳花生/瓜子(早生贵子)、账簿/笔(寓意新郎未来富有,善于理财)。
三、回礼注意事项
1. 心意优先:回礼需贴合男方礼品及家庭需求,可提前列清单,避免敷衍。
2. 量力而行:根据家庭经济状况调整回礼丰厚程度,无需攀比(家庭一般可简化,家庭宽裕可丰厚)。
3. 遵循风俗:不同地区习俗差异大,不懂的可咨询长辈或“大妗姐”(专业婚庆顾问),确保符合传统。
4. 数量双数:所有回礼数量需为双数(如两包糖果、四盒茶叶),象征“好事成双”。
以上内容综合了传统习俗与现代简化后的常见做法,具体需结合双方家庭协商及地域习惯调整,核心是传递对新人的美好祝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