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彩绳(又称五彩丝、五色丝、长命缕)是中国端午节的传统吉祥饰物,用青、白、红、黑、黄五色丝线编织,佩戴以祈愿辟邪纳吉、祈福平安与健康。五色对应传统文化中的五行(木、金、火、水、土)与五方(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),被视为具有护佑之力的象征性饰品。
历史渊源
文献可追溯至东汉应劭《风俗通义》(《艺文类聚》引):“五月五日,以五彩丝系臂,名长命缕(亦名续命缕),辟兵及鬼,令人不病瘟。”此后,南朝梁《荆楚岁时记》亦载“以五彩丝系臂,名曰辟兵,令人不病温”。在地域志书中,南宋《三山志》记福州“长幼悉以五色彩系臂”,显示该习俗历代相沿不绝。
佩戴方式与地区差异
常见做法是在农历五月初五清晨为孩子系于手腕、脚腕,有的也系于颈项;不少地方讲究在孩子未开口说话前系好。各地处理方式不尽相同:有的在端午节后的之一个雨天剪下抛入河中,寓意随水带走灾疾;也有地区在七夕解下焚化;现代亦有出于环保考虑选择生物降解材质或妥善保存的做法。
与其他端午习俗的关系
作为端午“辟邪纳福”体系的一部分,五彩绳与赛龙舟、吃粽子、挂艾草等习俗并行,共同寄托对平安健康的祈愿。其象征意义(趋吉避凶)与艾叶、菖蒲、雄黄等端午物料的实用祛秽观念相辅相成,构成节日的文化符号体系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