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昼夜平分,平分秋季:秋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,全球各地昼夜等长(无极昼极夜现象);按农历划分,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,恰平分秋季,故有“平分秋色”之意。
2. 气候由热转凉,干燥加剧:秋分后,太阳直射位置南移,北半球昼渐短、夜渐长,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减少,气温下降速度加快;天气转干,水汽蒸发快,降水量减少,河流、湖泊逐渐干涸,呈现“一场秋雨一场寒,十场秋雨好穿棉”的特点。
3. 物候特征明显: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:“一候雷始收声”(雷因阳气盛而发声,秋分后阴气渐旺,雷声渐稀)、“二候蛰虫坯户”(蛰居的小虫钻入穴中,用细土封洞口御寒)、“三候水始涸”(天气干燥,沼泽、水洼等水量减少)。
4. 农事繁忙的“三秋”时节:秋分是农业生产的关键节点,华北地区开始播种冬小麦,长江流域及南部地区正收割晚稻、翻耕土地准备油菜播种;此时需防范干旱少雨或连绵阴雨,避免作物倒伏、霉烂或发芽。
二、秋分节气的风俗
1. 祭秋月(传统祭月节的起源):秋分曾是传统的“祭月节”,源于古代自然崇拜中的月亮崇拜,帝王会在这一天举行仪式祭祀月神(如北京月坛即为明清皇帝祭月之地),内容包括献猪牛羊、行礼、乐舞表演;后来因秋分不一定有圆月,祭月节逐渐调至中秋,形成“拜月”“赏月”的习俗。
2. 吃秋菜(岭南特色习俗):岭南地区(如广东、广西等地)有“秋分吃秋菜”的习俗,“秋菜”指野苋菜(又称“秋碧蒿”),村民会集体采摘新鲜嫩绿的秋菜,与鱼片煮成“秋汤”,寓意“秋汤灌脏,洗涤肝肠;阖家老少,平安健康”。
3. 送秋牛(民间祈福活动):秋分时节,民间会 *** “秋牛图”(红纸或黄纸上印全年农历节气及农夫耕田图样),由善言唱者挨家挨户赠送,说些秋耕吉祥、不违农时的吉祥话(如“秋耕顺利,五谷丰登”),主人乐而给钱,寓意祈求丰收、增进邻里情谊。
4. 放风筝(秋季娱乐活动):秋分时节天高气爽、风力适中,是放风筝的好时候,孩子们或大人会在空旷处放飞各种造型的风筝(如蝴蝶、蜈蚣、燕子等),有些地方还会举办放风筝比赛,热闹非凡,象征着对丰收的庆祝和对自由的向往。
5. 竖蛋(趣味传统游戏):秋分与春分一样,有“竖蛋”的习俗——挑选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,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竖起来。民间认为,秋分昼夜平分,地球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处于力的相对平衡状态,有利于竖蛋;这一游戏富有趣味,考验平衡感和耐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