统计对象为自1901年起至2025年的诺贝尔奖得主(含经济学奖),按与大学的“机构关联”(如校友、在职教师、长期研究人员等)口径汇总,因口径不同各榜会有差异。为便于阅读,下面先给出“主流广义口径”的美国高校前列,并在文末提示其他常见口径的对照。数据综合自近年公开榜单与更新记录。
美国大学前10名(广义口径,19012025)
排名 | 大学 | 诺奖得主数(约)
1 | 哈佛大学 | 161
2 |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| 107–110
3 | 芝加哥大学 | 100–101
4 | 哥伦比亚大学 | 96–103
5 | 麻省理工学院 | 97–98
6 | 斯坦福大学 | 84–87
7 | 加州理工学院 | 40–76
8 | 普林斯顿大学 | 65–69
9 | 耶鲁大学 | 65
10 | 康奈尔大学 | 61
注:区间反映不同榜单与统计时点的差异;若仅计“美国高校”,前三通常为哈佛、伯克利、芝加哥。
其他常见口径对照
狭义/严格口径(仅计本校“校友或教职工”等核心关联):有榜单显示前五为哈佛、剑桥、牛津、伯克利、芝加哥,此时MIT与斯坦福位置相对靠后。该口径会显著压低拥有大量附属研究院/医院或国家实验室的高校(如伯克利、斯坦福)的计数。
广义口径(含长期附属机构/研究医院等):有榜单将洛克菲勒大学计入前十(约38位),并在前20中见到宾夕法尼亚大学(约36位)、纽约大学(约38位)等;这类口径更有利于综合性与研究型医疗体系强校。
使用建议
选校或评估科研实力时,可将“诺奖数量”作为参考维度之一,同时结合学科优势、科研产出与引文影响力、师资与生源质量、以及与自身方向的匹配度进行综合判断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