陪嫁(又称“嫁妆”)是女子出嫁时,娘家为新娘准备的陪嫁至夫家的财物,涵盖生活用品、首饰、家电等多个类别,承载着父母对女儿的祝福与支持,是中国传统婚嫁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一、传统陪嫁物品的核心类别及寓意
1. 被子:以“辈子”谐音寓意婚姻长久,通常准备4、6、8床(双数为吉),被面选用缎子(寓意“锦绣前程”),颜色多为红、绿、紫等鲜艳色,图案包括百子图(多子多福)、花开富贵(荣华富贵)等。被子越厚实,象征娘家家底殷实、新娘做人厚道。
2. 红皮箱(龙凤箱):用红色象征喜庆,箱内装压箱钱(私房钱,用于应急)、嫁衣、喜糖、喜果。出嫁当天由新娘兄弟送至新房,交给婆婆并收取红包,寓意娘家对女儿的重视,希望夫家善待新娘。
3. 珠宝首饰:传统必备“三金”(金戒指、金项链、金耳环),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会增加玉镯、钻石戒指等。首饰既是装饰,也具有保值功能,作为新娘的“私房钱”,可在遇到困难时应急。
4. 子孙桶(子孙宝桶):由马桶、脚盆、水桶组成,马桶寓意“早生贵子”(放入枣子、花生等),脚盆寓意“健康富足”,水桶寓意“事业有成”。是传统嫁妆中的“必备三宝”,象征对新人生育与生活的美好祝愿。
二、现代陪嫁物品的常见类型
1. 家电:随着生活水平提高,家电成为陪嫁“大头”,包括洗衣机、冰箱、空调、电视等大件,部分地区还有微波炉、榨汁机等小家电。有的家庭会采用“男方买房、女方装修或买车”的组合方式,减轻新人婚后经济压力。
2. 生活用品:涵盖牙刷牙杯、毛巾浴巾、拖鞋睡衣、厨房刀具等日常用品,多为双份(寓意“好事成双”)。部分家庭会准备花瓶、字画等装饰物,提升新房温馨感。
3. 现金/存折:父母根据经济能力给予一定数额的现金(如8万8、6万6等吉利数字),或存入银行卡交给新人。这笔资金由新人自行支配,用于婚后生活开支、旅游或购房等。
三、陪嫁的禁忌与注意事项
1. 忌送不吉利物品:避免送床(招女婿除外)、锅(谐音“祸”)、钟(谐音“终”),这些物品被认为会带来不好的寓意。
2. 数量与颜色要求:陪嫁物品及车辆宜为双数(如2个箱子、4床被子),象征“好事成双”;被子被面避免用缎子(谐音“断子”),应改称“锦缎”(寓意“锦绣前程”)。
3. 送嫁流程:送嫁妆人员需为近亲男童(象征家族延续),陪嫁物品需系红绸布(增添喜庆);新娘兄弟提箱子至新房,婆婆需给红包(寓意“重视女儿”)。